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吴镇宇在《无限超越班》的状态和《演员请就位》完全不一样! >> 正文
吴镇宇在《无限超越班》的状态和《演员请就位》完全不一样!
当2025年《演员请就位》第三季停播整顿的消息登上热搜时,观众们突然发现,同样由吴镇宇担任导师的《无限超越班》正以完全不同的姿态在演技综艺赛道稳健前行。
两档节目中的吴镇宇仿佛被切割成两个平行宇宙的角色——前者是困在癫狂表演中的表情包工具人,后者则化身毒舌但专业的演技质检员。
这种撕裂感背后,隐藏着国产综艺制作理念的深刻分野。
在《演员请就位》的摄影棚里,吴镇宇时常被迫面对匪夷所思的表演现场。
当杨子饰演的"西门小生庆庆"将油腻台词倾泻而出,当刘梓晨反复表演"相柳诈尸"式倒地,节目组用特写镜头记录下他紧锁的眉头和抽搐的嘴角。这些被刻意放大的表情包,与隔壁节目里从容点评学员的吴镇宇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这恰是两档节目制作理念差异的具象化呈现——《演员请就位》沉迷于用"审丑狂欢"制造话题,而《无限超越班》更注重专业沉淀。
这种差异在导师席的群像塑造上尤为明显。《无限超越班》集结了郝蕾、李诚儒、曾志伟等各具特色的导师,构建起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郝蕾对表演细节的精准把控,李诚儒直击要害的毒辣点评,曾志伟春风化雨的指导方式,形成互补的专业矩阵。反观《演员请就位》的导师席,陈凯歌与张艺兴的师徒组合占据主导,国际影后于佩尔因语言障碍难以深度参与,吴镇宇的犀利发言常被剪辑成碎片化表情包,导师间的思想碰撞沦为单薄的独角戏。
节目组对演员表演的引导方式更折射出价值取向的差异。《无限超越班》通过复刻TVB经典桥段,让学员在规范框架内打磨演技。尔冬升、王晶等港片大佬的坐镇,保障了表演指导的专业性与系统性。而《演员请就位》放任演员在民国风摄影棚"自由发挥",导致许佳琪的"流浪猫式"爬行、张嘉元的"菜篮埋首"等行为艺术充斥屏幕。这种为博眼球纵容癫狂表演的做法,最终引发监管部门的停播整顿。
值得玩味的是,吴镇宇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恰似演技综艺的晴雨表。当节目组搭建起专业舞台,他能与郝蕾探讨微表情控制,和曾志伟推敲台词节奏;当置身于流量至上的秀场,他的专业素养被迫让位于表情包生产。这种分裂不仅暴露了综艺制作方的选择困境,更折射出行业对"专业主义"的认知偏差——究竟是该用匠人精神培育演员,还是靠行为艺术收割流量?
观众用遥控器投出的票数已给出答案。《无限超越班》第三季开播首周即斩获2.3亿播放量,豆瓣评分稳定在7.5分;而《演员请就位》在停播前口碑已崩至4.3分。当95后观众开始在弹幕分析尔冬升的镜头调度,当专业院校将郝蕾的点评作为教学案例,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为专业内容投票。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吴镇宇在采访中坦言:"在有的节目里我是消防员,在有的节目里我成了纵火犯。"当下演艺圈正经历价值重塑,演技综艺作为行业镜像,既可能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推手,也可以担当演技传承的桥梁。吴镇宇的双面形象恰似分水岭——当专业导师沦为表情包素材,行业尊严便随着剪辑碎片灰飞烟灭;而当专业意见获得充分尊重,即便毒舌如李诚儒的点评,也能化作年轻演员成长的养分。这场关于专业主义的博弈,终将决定国产综艺是沦为资本游戏,还是进阶为艺术殿堂。
观众朋友们如何看待吴镇宇在不同节目中的角色切换?你们认为演技综艺的核心价值应当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