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综治中心“规范+实战”释放治理新动能 >> 正文
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综治中心“规范+实战”释放治理新动能
东港区后村镇综治中心立足职能定位“实战性”、资源整合“实效性”、能力提升“实用性”,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前沿阵地与中心枢纽站作用,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能力,全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2024年荣获日照市“枫桥式基层单位”荣誉称号。
一、职能定位“实战性”。一是“一站式”强化资源整合。改造提升面积650余平方米的综治中心,按照“承载力强、人员集聚、资源集约、布局集中、功能集成”思路,划分综合业务、多元调解、联合办公、会商研判等功能区,设置“和茶馆”、老李调解室、心理咨询等特色功能室,落实“7+8+9”轮驻、常驻、随驻制度,纳入司法、信访、热线、学校等部门,构建成社会治理专职、多元解纷的“共同体”。二是“全链条”注重就地化解。构建镇、管区、村三级防线,镇级组成部门站所的45人专业服务调解队伍,科级干部牵头,构建“包案包解”防线;管区组建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为主的39人矛调队伍,设置17处“和茶馆”构建“联防联调”防线;村级明确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整合各类综治队伍力量,构建“即接即办”防线,实现从田间地头到专业功能室的“一揽子”调处,从说情拉呱到讲理讲法的“全链条”化解。三是“法治化”突出依法办事。组建由法官、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团,每周驻点提供法律咨询,对疑难案件开展“法治会诊”。设立警司法联调工作室,为调解协议提供司法确认服务,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调解公信力显著提升。
二、资源整合“实效性”。一是优化“一窗受理”机制。在镇综治中心设置“有事您找我”无差别受理窗口,对当事人申请、排查发现、上级转办的事件进行“一站式”受理,2025年以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60件,及时化解54件。二是细化分类分层办理。镇综治中心建立与入驻部门业务协同对接机制,通过工作分析报告、交办单、督办单、风险提示函的派单方式,落实党委书记、班子成员、管区书记分级包保调度,一般性问题“分流交办”给站所、管区、村进行调解,疑难案件由科级干部包案化解,形成“综治中心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性解决”的工作布局。三是完善闭环管理制度。理顺“每日报告、摸排上报、三色管理、风险会商、分类处置、吹哨报到、评价督导”七项机制。对于矛盾纠纷事项能够第一时间推送、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反馈,形成闭环。四是强化联合联动化解。充分发挥综治综治“枢纽站”作用,开展积案化解攻坚行动,通过科级干部牵头、专班推进、每日通报等措施,集中攻坚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能力提升“实用性”。一是提升态势感知能力。树立“赛跑”意识,建立矛盾纠纷信息日报告制度,每日汇总12345热线、110警情、司法、法庭、信访等单位信息,经镇中心分析研判后,区分“今日新手件、今日办结件、超时未办结”三个模块,以工作日报单形式通报至责任干部、责任站所和管区,做到线上第一时间掌握、线下第一时间化解,实现多线联动、信息共享。二是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后村镇坚持对社会治安风险点开展日研判、周分析、半月报制度,统筹派出所、卫生院、妇联等11个部门站所力量,压实部门、村居管控化解责任,镇级风险管控组开展月度督导;坚持每日社会治安巡逻,全镇成立723人的群防群治队伍,科学规划巡逻路线,开展值班科级干部巡防督导、警网联巡17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496条,问题化解率达90%以上。三是提升信息支撑能力。充分利用好省“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邀请司法、派出所、信访办3个业务部门、61个村级调解组织、63名调解员员入驻,通过村级微信群、宣传栏推广解纷码使用,实现线上线下,一呼就应;充分利用好市网格化智能管理工作平台,坚持数据更新,强化数据分析能力。
(长安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