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大医精诚四十五载 银针药香润泽桑梓 >> 正文
大医精诚四十五载 银针药香润泽桑梓
鲁网4月9日讯为扎实推进全区“树典型、破难题、优环境、提质效”活动,大力弘扬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东港区卫生健康局推出“卫健先锋”典型人物宣传专栏。一起聚焦奋战在医疗一线的杰出代表,聆听东港医者的铿锵誓言,感受生命守护者的温度与力量。
一起聆听魏志超的故事
清晨的阳光透过诊室的窗棂,洒在魏志超温和的脸庞上。他的声音像一缕清风,轻轻吹拂在诊室的每一个角落。“胳膊感觉麻不麻?有没有感觉?”这样类似的问诊声,已经伴随其行医生涯整整45年。
1980年,年轻的魏志超踏上从医之路。他选择扎根基层,用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为百姓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日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诊室门口悬挂的“山东省基层名中医”牌匾下,河南患者王先生正激动地展示自己痊愈的湿疹:“坐了一夜火车过来,值了!魏大夫开的方子,三周就见效了。”据统计,仅2024年,魏志超接诊的患者就超过5000人次,其中外地求医者占比高达25%。诊室墙上那面“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不仅是患者的心声,更是跨越千里的医患情深。
攻坚克难:疑难病症的“破冰者”
在魏志超的办公桌上,一本泛黄的《黄帝内经》静静躺在一旁,页脚已经磨出毛边。在这本书旁,还有一摞摞厚厚的笔记,每一页都记录着他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创新思路。
他曾为一位眼疾患者设计“针灸+中药”组合方案,仅花费千元便治愈了需要数万元治疗费的顽疾。类似的案例在他的行医生涯中比比皆是。他自行研究的“四联疗法”将针灸、点按、导引、食疗有机结合,使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提升至78%。
“魏大夫常说,要让老百姓花小钱治大病。”与他共事的同事指着眼前的病案说道,“他平时话不多,但特别爱看书,一有空就埋头钻研。遇到疑难问题,他会不眠不休地查资料,直到找到解决办法。”
薪火相传:岐黄之术的“摆渡人”
“从干中学、学中干,才能不辜负病人对我的信任。”这是魏志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中医临床医疗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为患者设计最好、最省钱的治疗方案。
魏志超以“看病便宜且效果好”而闻名,他的诊室里不仅有求医的患者,还有不少前来学习的同行。他将自己多年探索出的经验倾囊相授:“我接触中医的那些年,得自己上山采药,有些药材还很难找。现在条件好了,院里也大力支持中医发展,患者看病、抓药都方便多了。”
对于共处的同事,魏志超也从不吝啬分享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扎实基本功,坚守治病救人初心,共同把中医事业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这是他对年轻一代中医人的殷切期望。
守护与传承:半生光阴的医者情怀
暮色中,诊室的灯光依然明亮。魏志超正为一位临沂患者远程调整药方。45年光阴,18万张处方,8000余例针灸治疗,他用半生践行着年少时背诵的《药性赋》。
他不仅是病患的守护者,更是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的传灯人。他的故事,像一条蜿蜒的小溪,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他的名字,像一缕药香,在岁月的长河中久久飘荡,润泽桑梓,温暖人心。
责任编辑: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