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老药企“跑”出新赛道——探访石家庄市普力制药有限公司 >> 正文

老药企“跑”出新赛道——探访石家庄市普力制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4-08 20:08: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老厂区生产繁忙,新车间数智领航,新项目加快推进……4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北赵县经济开发区的石家庄市普力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力制药”),感受到蓬勃的发展活力。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固体制剂生产企业,我们正以创新研发为引擎、以绿色转型为底色,在生物医药赛道上加速奔跑。”石家庄市普力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晓辉说,企业将强化研发,拓展产业链,努力让老药企“跑”稳转型新赛道。

4月2日,普力制药实验室,研发人员在做新产品开发实验。河北日报记者张晓超摄

深耕特色原料药,筑牢“品质防线”

4月1日,记者走进普力制药生产车间,身穿防静电工装的工人来回穿梭,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这里正在生产普力制药的两款拳头产品——西咪替丁、盐酸二甲双胍。

赵县是农业大县,盛产玉米、小麦,淀粉加工业曾是该县的支柱产业。后来,淀粉企业开始转型升级做原料药,医药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目前,该县拥有生产原料药的医药企业20家,普力制药就是其中之一。

成立于2006年的普力制药,瞄准市场需求量大的降糖、胃病类药物,生产西咪替丁、盐酸二甲双胍等原料药及药用辅料。

原料药作为活性药物成分,是药品的主要有效成分,在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原料药质量好,做出的成品药才好。如何生产品质好的原料药?

“首先是严把原料关。”普力制药公司副总经理刘胜昔说,他们生产的原料药是由多种化学原料合成而来。每一种原料,都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并派专人到厂家进行现场质量审核,既确保生产规范性,也保证原料供应的质量稳定性。

“就拿盐酸二甲双胍的主要原料双氰胺来说,每天用量就达6吨。我们对供货的生产厂家进行严格质量审核,进厂按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生产。”刘胜昔说。

生产优质的原料药,生产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

“纯度、杂质等是原料药的关键质量属性。减少杂质,做出的成品制剂才能质量稳定。”刘胜昔说,就拿盐酸二甲双胍中的二甲胺杂质来说,他们不断优化工艺,经过反复实验,最终把含量控制在0.005%以下。

正是因为品质为先,普力制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突破,成为100多家客户信赖的长期伙伴。目前他们生产的西咪替丁国内市场占有率78%,盐酸二甲双胍国内市场占有率30%以上。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1.6亿元,成为赵县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力军。

4月2日,普力制药东厂区原料药车间内,工人在安装调试反应罐。河北日报记者张晓超摄

激活数智化,打造高端制剂新引擎

4月2日,普力制药南厂区现代口服固体制剂数智化生产车间内,全自动包装联动生产线高效运转,质检人员正通过精密仪器对即将上市的药品进行最后检测。

这是去年刚刚投产的制剂厂区一期项目,引进国内先进片剂现代化生产线2条,胶囊剂现代化生产线1条。目前,年产片剂20亿片和胶囊5亿粒。

“制剂产品附加值高,利润收入是原料药的3倍。”普力制药南厂区总经理张之奎说,近年来,普力制药利用原料药成本优势,持续开展新药开发,使企业逐渐由单一的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向“特色原料药+高端制剂”产业链条扩链、延链,寻求在新领域实现新突破。

普力制药分析实验室里,整齐排列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在飞速运转。计算机工作台前,研发人员正在神情专注地整理着实时传输的实验数据。

“研发是药企的未来。”张之奎说,普力制药每年拿出经营收入的10%以上投入到研发,主攻降糖、降压等慢性病领域,不断向“新”求“市”。

目前,公司拥有14项国家专利,围绕“特色原料药+高端制剂”一体化模式,成功获批2个降糖、降压新药,已于去年投产,正在申报治疗胃病、心绞痛2个药物,还有20余个新药已立项。“我们计划每月提交申报1个新产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张之奎说。

与此同时,在制剂厂区,智能制造正与医药工业深度融合。普力制药引进全自动制粒机、“铝塑+外包”自动一体化联动生产线、药品追溯赋码生产线,实现从内到外流水线“一条龙”的生产模式。

“新生产线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对药品生产的全流程控制,使产品质量稳定性与可靠性进一步得到保障。”张之奎说。

据了解,随着一个个新药获批投产,普力制药将把制剂厂区建成固体口服高端制剂现代化产业基地,全面达产后,年营收可达11.4亿元。

4月2日航拍的普力制药南厂区。普力制药供图

政企协同,育强生物医药产业链

穿过赵县县城向东,来到普力制药东厂区,一栋栋高大的生产车间已封顶。车间内,整齐排列着一个个蓝色反应罐,工人正在安装调试。

“这里比老厂区面积大一倍多,原料药生产线也更先进更智能。”秦晓辉说,东厂区总投资5.2亿元,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设计,将配备各类反应罐、混合机、离心机等330台(套),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年产6520吨高端原料药及药用辅料。届时,不仅老产品盐酸二甲双胍产能翻倍,还将再上几个新的降糖类原料药产品,公司产品线更加丰富,市场竞争力更强。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普力制药的原料药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产能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普力制药将新建原料药项目提上日程。

然而,由于新建原料药项目对环评等条件要求高,新建原料药项目一度遭遇落地难。

这引起了赵县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县里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门研究,组建工作专班赴江苏昆山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多次对上问计,寻求破解之道。

最终,该县重新编制了全县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河北赵县经济开发区东区、西区申报的河北省化工园区和省级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顺利获批,原料药项目审批难问题得解。

项目审批的问题解决了,资金又遇到了问题。“由于厂房没拿到不动产登记证,导致企业无法进行抵押贷款。”秦晓辉说。

遇到这种难题的,不止普力制药一家。赵县积极帮企业盘活资产,为38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解决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盘活企业资产70多亿元。

“拿到不动产登记证后,用厂房办理抵押贷款,项目顺利上马。”秦晓辉高兴地说。

与此同时,赵县盘活园区997亩低效用地,为新建项目提供用地保障。聚焦提升园区硬件水平,谋划了总投资30多亿元的19个债券项目,启动实施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厂、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蒸汽需求量非常大,该县积极引进中科环保垃圾供汽项目,使园区内的蒸汽价格由原来的400多元/蒸吨,降到260元左右/蒸吨。

“成本也是竞争力。仅蒸汽一项,就为企业降低了30%的成本。”秦晓辉为赵县打造低成本化园区的实在举措点赞。

随着一个个制约发展的“硬骨头”被啃下,赵县生物医药企业迎来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32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中,规上企业达到25家,总投资69.12亿元的21个在建医药类项目全速建设,总投资26.82亿元的10个拟建医药类项目加快推进。

“企业扎根成长,需要厚植发展沃土。”河北赵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白英辉说,将竭尽所能为企业提供更完备的要素配置,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更完善的服务举措,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企业落户,打造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原料药+制剂”集中生产示范基地。(河北日报记者张晓超)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