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TVB艺人收入惨淡?曾志伟一语道破关键,难怪有人刷厕所工地搬砖 >> 正文
TVB艺人收入惨淡?曾志伟一语道破关键,难怪有人刷厕所工地搬砖
从荧幕到现实:TVB艺人的双重人生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的艺人们最近频频因为”副业”登上热搜。谁能想到,那些在电视剧里住豪宅、开游艇的”豪门专业户”,现实中可能连茶餐厅的下午茶都要精打细算?这种戏剧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正在撕开香港娱乐圈光鲜外表下的生存真相。
在80、90后的青春记忆里,TVB剧集曾是神一般的存在。《创世纪》《金枝欲孽》等经典作品至今仍被反复回味。短视频时代,博主李如儒凭借模仿TVB配音风格走红网络,这个现象恰恰印证了TVB在内地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薪酬体系的”精打细算”TVB的薪酬计算方式堪称娱乐圈的一朵”奇葩”。资深艺人陈法蓉曾揭秘:在TVB拍戏,薪酬按”半集制”计算。如果演员只在前半小时出现,就只能拿半集片酬;哪怕前20分钟都是你的戏份,报酬依然减半。但若在一集的首尾各出现哪怕一分钟,就能拿到整集片酬。这种”精算师”般的薪酬体系,让艺人们不得不对戏份安排斤斤计较。
在香港这个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TVB艺人的收入显得尤为捉襟见肘。中环一套50平米的公寓月租可能就要花掉他们大半收入,更别提动辄千万的房价。这种经济压力,迫使许多艺人不得不在拍戏之余寻找其他生计。
转型之路:从明星到服务生梁茵的案例颇具代表性。这位出演过多部TVB剧集的演员,在离开电视台后尝试过多个行业,最终选择在九龙湾一家餐厅当服务员,甚至要亲自打扫卫生间。面对职业落差,她表现出了难得的豁达:“工作没有贵贱,能养活自己就是本事。”
更令人唏嘘的是被称为”帅版陈奕迅”的吴浩康。这位前英皇艺人合约到期后,直接转行到工地当建筑工人。
烈日下搬砖的辛苦,与舞台上的光鲜形成鲜明对比。但他坦言:“现在75%的香港艺人收入还不如我。”
北上掘金:另一种选择面对收入困境,不少TVB艺人将目光投向了内地市场。老戏骨陈荣峻直言:“在内地工作10天挣的钱,抵得上在TVB干一年。”当家小生马国明也透露,在内地拍一个多月的戏,相当于无线半年的收入。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TVB人才流失严重,实力派演员纷纷北上。
行业反思:年龄歧视与价值重估67岁的鲁振顺在TVB内部会议上的发言引人深思。这位出演过陈浩民版《封神榜》的老戏骨抱怨,自己的收入还不如全职洗碗工,而且经常看到年轻人反串老年角色。他质疑:“为什么不用我们这些年纪正合适的人?”这番言论直指行业普遍存在的年龄歧视问题。
TVB总经理曾志伟的回应则展现了管理层的立场:“娱乐圈更新换代快,没有艺人能做到老。”这番”优胜劣汰”的论调虽然现实,却也引发了关于艺人价值评估标准的讨论。毕竟,演技和经验这些无形资产,很难用简单的市场法则来衡量。
行业困局的深层思考TVB的薪酬困境折射出香港娱乐产业整体转型的阵痛。随着内地娱乐市场崛起和流媒体平台冲击,传统电视台的商业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商业利益与艺术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对于观众而言,下次看到TVB剧集中那些挥金如土的富豪角色时,或许会多一分思考:扮演他们的演员,收工后可能正在为明天的房租发愁。这种戏剧与现实的荒诞对照,正是当下香港娱乐圈最真实的写照。
各位观众朋友,你们觉得TVB应该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艺人待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百度带货春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