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多学科联合教研 共探“共生课堂”新路径 >> 正文
多学科联合教研 共探“共生课堂”新路径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东营区行知实验学校与东营区文汇学校于2025年4月2日至3日携手举行了以“打造‘共生课堂’,提升教学实效”为主题的多学科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共生课堂”的构建与实践,来自两校的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历史、地理等六学科教师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语文学科从“如何在作文课中落实共生理念”这一问题切入,两校教师围绕“如何构建写作共生体”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作文共生课堂应聚焦真实生活情境的创设,构建师生、生生、生本间的多维对话,这既能激发个体写作潜能,又能培育团队协作意识,使写作过程成为知识建构与情感交融的动态生成过程。
数学学科围绕“基于共生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策略研究”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两校教师探讨了生活化情境、问题驱动情境等创设策略,并进行了课例展示与专家点评。通过研讨,初步构建了情境创设策略框架,并将在实践中检验其能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英语学科以《从“独奏”到“和弦”:初中英语共生课堂转型探索——基于新课标理念的教学实践》为题,在指出了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困境后,又阐述了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优化以及对未来英语“共生课堂”的展望。教师们围绕“如何构建‘共生课堂’”展开了热烈讨论,明确了“共生课堂”的核心在于让沉寂的课堂活起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协作探究,从而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生物学科以《植物体结构层次》一课为例,介绍了共生课堂的内涵和特征,并通过此具体课例展现了共生课堂的基本流程。在研讨环节,两校教师围绕“如何构建共生课堂”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一致认为要将“导、学、讲、评、练”贯穿课堂,实现学生知识的生成,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历史学科以《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一课为例,就如何通过整合教材、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的方法实现合作共生做了具体解读。各位老师围绕“共生课堂”在不同课型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一致认为必须注重学生的能动作用,做好小组合作,并借助多元评价达成学习目标。
地理学科围绕“探索共生课堂”这一话题,从“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这一具体角度切入,展开了热烈讨论。老师们既交流了日常授课中的困惑,如“课堂如何设计有时效的评价”,又探讨了“共生课堂”的实践路径,认为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授课方式,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驱动、活动建构等,促进师生互动与合作学习。
此次多学科联合教研活动不仅促进了东营区行知实验学校、东营区文汇学校两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为“共生课堂”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两校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径,为提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范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