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于是之:65岁最后一场《茶馆》,忘台词忘动作,观众反应如何? >> 正文

于是之:65岁最后一场《茶馆》,忘台词忘动作,观众反应如何?

发布时间:2025-04-07 16:19:16 来源:知识乐园

在中国,聊起话剧,北京人艺和《茶馆》肯定是绕不开的话题,而提到这两者,又怎能不提及于是之这个名字呢。

因此,他一辈子演了400多场《茶馆》,自从老舍先生带他走进话剧世界后,他就下定了决心,要把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都献给舞台艺术。

然而,想要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心愿终究没能实现,到了晚年,他患上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台词忘了、动作忘了,连该从哪里离开舞台都不记得了……在心情低落、烦闷的时刻,于是之最后一次登上了《茶馆》的舞台,他心里没底,观众到底会严厉批评他,还是心疼他,又或者会感到失望呢?

【一、最后一场戏】1992年,65岁的于是之最后一次扮演王利发这个角色站在了舞台上,那一年正好是北京人艺成立40年的纪念日。

虽然这年纪并不算大,但他的脑血管和脑子已经出了大问题,思考和表演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他的脸会不停地抽动,说话也含糊不清,表达不出心里想的。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要和人艺、观众以及舞台做个正式的告别。

7月16日,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但对是之和他的粉丝来说,这可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以后,于是之扮演的《茶馆》里的王利发角色,就成了再也看不到的经典了。要知道,《茶馆》这戏平时就抢票难,更别提这次是于是之的最后一次登台。

大家带着吃的和小凳子,早早就在售票处排队,从白天一直站到半夜,有时甚至排上一整晚,就是想跟于是之说声再见。

演出还没开始,剧场的铃声也没响,观众席上不再像过去那样喧闹,大家都尽量轻声细语,盼着那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快点到来。

视频里,于是之穿着件简单的白衬衣,安安静静地坐在镜子前面化妆,跟以前每次演《茶馆》准备上台时一模一样,没啥两样。

妆扮完毕后,于是之走到舞台后面的准备区,逐一摸了摸那些道具,仿佛在跟这些老朋友打招呼告别,脸上一直挂着淡定的笑容。可当他拿起桌上的算盘,拨弄起那些上下跳动的珠子时,他心里的紧张、留恋和复杂情感,全都随着珠子的声音显露了出来。

戏院铃声一响,大布帘子就缓缓拉开了,观众们个个瞪大眼睛等着看。王掌柜站在吧台前,动作迅速地抹着桌子,接着他给客人倒茶,又吩咐店里的伙计们忙起来……即便是那些心里想着“这样的事儿”来看戏的观众,到了那儿,眼里也只有茶馆的老板王利发,而把扮演他的于是之给忘了。这是从观众的角度来说,那台上的情况又怎样呢?

演着演着,于是之的表演像流水般顺畅,可突然间他心里一紧,本该脱口而出的台词却像被风吹散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这时,蓝天野机敏地帮他圆了场。

有那么一阵子,他看着郑榕,嘴唇动来动去,可就是喊不出那个名字,一下子汗就冒了出来,接着他就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了。不过,亏得他舞台经验丰富,只有那些特别留心的观众才注意到他的手和脚都在微微发抖。

这可是舞台上那个最得意、最自信的于是之,这可是他的最后一次演出了。一向在舞台上如鱼得水的于是之,这次心里头却涌上了浓浓的恐惧。

王利发把一沓纸钱往空中一扬,然后转身,系上了腰带,随着大幕慢慢合上。

于是之缓缓走向幕后,那孤单的身影显得凄凉哀伤,这不仅是《茶馆》落幕后的冷清,更是他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哀伤。他为自己不够出色感到难过,为无法完美地与观众告别而心痛,此刻他真切地明白,自己已经无法再登上《茶馆》的舞台了。

【二、谢幕】帷幕重新拉开,掌声如潮水般响起,于是之慢慢走到舞台中央鞠躬致谢,这鞠躬里,更多的是他的歉意,眉头一直紧锁着没有舒展。

观众群里突然有人大声叫起来“太棒了!”,接着,一个人、两个人、十几个……整个场馆的观众都在喊着“好样的!”、“真厉害!”

于是之的脸上滑下了两行泪水,他往前迈了几步,弯下腰深深地鞠了个躬。掌声一直响个不停,直到于是之的身影完全离开了舞台。

他迷迷糊糊地走到后台,嘴里不停地嘀咕着,眼泪哗哗地往下掉,腿一酸就往旁边的一扇木门倒去,好在有人及时拉了他一把。

车子载着累得不行的于是之缓缓驶离剧院,门口还有观众站着道别,人影慢慢缩成了远处的一点点,于是之小声嘀咕道:“

他因为没下车和大家打个招呼,心里挺后悔和惋惜的,所以特地写了篇文章,向观众们说声对不起。

过了好多年,于是之老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观众们还是经常提起他当年那场演出的精彩表现。说实在的,好多观众《茶馆》这部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台词都能顺着往下说了,于是之表演时出的小差错,他们早就发现了。

要是这是40岁的于是之,或者这是65岁还没生病的于是之,那些喜欢他的观众肯定会毫不留情地指责他。但话说回来,在于是之40岁的时候,还有他生病之前,观众根本找不出他半点毛病。

他生病了,病得没法再登台表演,就连那些平时对他要求很严的观众,也不忍心怪他了。于是之和观众之间的这份感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啊!

【三、演员与观众】演员和观众是相互帮忙的。演员演戏不是为了自己乐呵,观众呢,想要通过看文艺作品让生活更多彩,这也得靠演员的精彩表演才行。

于是之真是走运,碰到了老舍和他的杰作《茶馆》,这本文学作品特别棒。他还遇到了很多理解他、喜爱他、对他宽容的观众,正因为这样,他400多场的演出才被大家记住,一直传颂。

能碰到于是之这样的演员,观众真是有福气。他是个对舞台、对表演、对观众和艺术都极其认真的艺人,通过他的精彩扮演,给观众带来了中国话剧里最耀眼的宝贝——《茶馆》。他一直以来都是全心全意地给观众们献艺。

演员心里得装着观众,但不能一味迎合,不能过分讨好;观众对演员有好感,也不能太过宠爱。这在现在可不容易做到,但于是之和那些真心喜欢他的观众却做到了。

何冰提起,刚加入人艺那会儿,他看不出于是之的表演好在哪儿,只是心里犯嘀咕也不敢直说不好,观众那边也没啥笑声,掌声听起来更像是冲着名气去的。

演了好多年的戏,自己上了无数次台,后来我才明白,于是之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从来不在舞台上刻意去讨观众欢心。

他不在乎观众是否发笑或鼓掌,从不会因此质疑自己的演技。他不会为了追求虚名而改变最佳的表演方法。这就是于是之对表演的真挚态度,也是他对观众的真诚承诺。

观众们不会硬说于是之演得不行的是好的,于是之心里也明白,观众对他既喜爱,也很挑剔。

优秀的观众捧红了演员于是之,而于是之也用他的精湛演技回馈了这些热情的观众。现在的观众常常想念于是之,不光是因为再也看不到那么棒的演技觉得遗憾,更是因为他们对现在的演员和演艺水平都不太满意。

因此,大家有了更高的期盼,观众们怀念于是之,其实是在说:现在的演员别再糊弄人了,能不能减少些像滥用抠图、不记台词、只会挤眉弄眼这样的坏习惯。

演员们能不能对自己再狠点心,提升提升标准呢?观众们也别再颠倒是非,别把糟糕的演技硬说成是好戏,给演员们最真实、最直接的反馈吧,这样他们才能实实在在有所长进。

大家心里都盼着,希望能再看到像于是之那样出色的演员,也希望能有像《茶馆》那样精彩的作品问世。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