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郭德纲喜事临门?上海分社将开业,队长人选引争议 >> 正文
郭德纲喜事临门?上海分社将开业,队长人选引争议
德云社作为国内最知名的相声团体,最近因为上海分社即将开业的消息再次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这个从北京天桥起家的民间相声班社,在郭德纲的带领下,如今已经在全国开了九家分社,光是北京就有五处场地,天津、南京、黑龙江、吉林长春各有一家。
眼下上海分社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据说最快今年就能开门迎客。
不过比起新剧场本身,更让观众们好奇的是:第十支演出队的队长到底会是谁?
自从德云社开始实行分队制,每个分社的队长人选就成了观众们最爱猜测的话题。
现在九个分队的队长都是郭德纲亲自挑选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栾云平、张鹤伦、孟鹤堂、张云雷这些人。
这些队长有的资历老,有的是后起之秀,但共同点是都能带着队伍撑起一个剧场的票房。
现在新剧场要开张,第十位队长的位置自然成了香饽饽,网上各种猜测就没断过。
目前呼声最高的候选人里有几个名字频繁出现。
头一个要数张鹤擎,这个年轻人虽然进德云社不算特别早,但进步速度确实快。
他是正经曲艺学校毕业的,天津艺术学校科班出身,相声的基本功很扎实。
这两年跟着郭德纲上过电视综艺,还登过春晚的舞台,观众缘越来越好。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搭档的是刘哲,这位在德云社待了二十多年的老演员,当年跟着郭德纲吃过苦的老班底。
两人搭档之后,节目效果明显提升,在天津分社的演出经常满座。
不过也有人觉得,张鹤擎毕竟才三十出头,当队长可能还欠点火候。
另一个热门人选是张九南。
这位演员的表演风格特别有特点,在台上放得开,被观众戏称"疯狗式表演"。
别看他在台上闹腾,实际上是个很能扛事的人。
去年天津分社有次演出,原本安排的演员临时来不了,张九南硬是现编现演撑了半个多小时,愣是没让场子冷下来。
这件事在德云社内部都被当教科书案例了。
要说带队伍的经验,张九南这些年跟着各队跑过不少助演,对管理演员、安排节目这些事门儿清。
不过他的短板是还没在大型综艺里证明过自己的市场号召力。
除了这两位,还有几个名字也在讨论范围内。
像是靳鹤岚,这位演员的祖父是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先生的老搭档靳佩良,属于正经的相声世家出身。
他现在在南京分社挑大梁,台风稳健,特别擅长传统段子改编。
再说冯照洋,这位东北演员在黑龙江分社干得风生水起,能把二人转元素巧妙融进相声里,在当地特别受欢迎。
还有郑好,这位年轻演员虽然名气不算最大,但胜在全面,创作能力强,自己写过不少新段子。
不过要说德云社选队长的标准,还真不是光看谁人气高或者资历老。
仔细看看现在的九位队长就能发现规律:栾云平、孔云龙这些"云"字科的是跟着郭德纲吃过苦的老臣;张鹤伦、孟鹤堂这些"鹤"字科的是中坚力量;张九龄这种"九"字科的算是新生代代表。
这种老中青搭配既保证了各队的专业水准,又能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观众。
而且有意思的是,郭德纲的亲儿子郭麒麟、最出名的徒弟岳云鹏反而都没当队长,这说明选人确实不是看谁和班主关系近。
这次上海分社的队长任命,可能还要考虑地域特点。
上海这个地方和其他北方城市不同,观众口味更国际化,既要保留传统相声的韵味,又得加入新鲜元素。
之前德云社在南京分社就搞过相声剧,把传统段子改编成连续剧的形式,效果不错。
上海这边可能会尝试更多跨界合作,比如和本地滑稽戏融合,或者加入脱口秀元素。
这么看来,队长不光要会说相声,还得有点创新头脑。
现在网上关于队长人选的讨论越来越热闹,有票友专门做了投票网站,每天更新候选人的支持率。
德云社的官方账号评论区天天有人催着公布结果,不过郭德纲向来沉得住气。
想想去年长春分社开业前,队长人选也是拖到开业前三天才公布,把观众胃口吊得足足的。
这次估计要等上海分社装修得差不多了才会有准信儿。
其实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谁当队长可能没那么重要,关键还是看演出质量。
不过对于德云社内部来说,这个任命可是牵一发动全身。
新队长要组建自己的演出队伍,得从其他队抽调人手,还要培养新人。
去年张九龄当九队队长的时候,就从三队、五队要了好几个年轻演员,现在那几个小伙子在长春分社都成了台柱子。
这次上海分社开业,估计又有一批新人要冒头。
说到这儿不得不佩服郭德纲的管理手段。
他把四百多号演员分成十个队,每个队既能独立运营,又能互相支援。
碰上封箱、开箱这种大场子,几个队的骨干凑在一起就是台春晚级别的演出。
这种模式既保证了演员们的演出机会,又避免了人才扎堆。
现在德云社能在全国开这么多分社,这套管理制度功不可没。
眼下最着急的可能是上海本地的相声迷。
自从听说德云社要来开分社,本地的曲艺论坛就没消停过。
有老观众担心北方相声在上海水土不服,毕竟本地的滑稽戏、独脚戏已经根深蒂固。
不过年轻观众倒是很期待,毕竟德云社的票在二手市场向来抢手,去年张云雷来上海巡演,最贵的票被黄牛炒到过万元。
这次有了固定剧场,估计会培养出一批固定观众群。
至于剧场选址,虽然官方还没正式公布,但据经常在徐家汇活动的票友说,看到过德云社的工作人员在美罗城附近考察场地。
要是真能在徐家汇商圈开起来,那真是把相声剧场开进了年轻人扎堆的地方。
想想以后白领们下班后能顺路听场相声,倒也挺符合现在"国潮"兴起的趋势。
说到底,德云社这二十多年的发展轨迹,其实挺能反映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之道。
从当初差点解散的草台班子,到现在成为行业龙头,他们既坚持了传统相声的根基,又摸索出了市场化运营的路子。
这次上海分社不管谁来当队长,只要能延续这个路子,把相声说得既有味儿又有趣,观众自然会买账。
咱们普通老百姓就等着看新剧场开业,到时候买张票去现场乐呵乐呵,至于队长是谁,就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