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ESG年报解读|云南白药ESG评级四连A,高管窝案暴露治理隐忧 >> 正文

ESG年报解读|云南白药ESG评级四连A,高管窝案暴露治理隐忧

发布时间:2025-04-03 19:51:49 来源:搜狐财经

资料来源:云南白药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

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搜狐财经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4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了评价。

本文为“云南白药”篇。

出品|搜狐财经

研究员|张子豪

云南白药ESG四连A,预计2050年价值链碳中和目标

4月1日,云南白药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从外部评级上看,云南白药凭借连续四年MSCIESG评级A级的成绩单,成为国内ESG实践的标杆企业之一。2024年,云南白药取得了多项ESG成果,并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创新亮点。

环境方面,云南白药健康品事业群贯彻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管理理念,编制《云南白药健康品事业群碳管理手册》,明确碳管理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规范碳排放信息与数据管理流程。同时,云南白药设定碳管理目标:“2028年完成碳达峰;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00%;2050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资料来源:云南白药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但从短期成效上看,云南白药年度碳排放还处在上升期,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7.8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020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67.5%和166.7%。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云南白药温室气体的构成结构出现很大变化,范围二占比从1.25%升至80.79%。云南白药七甸原料中心新建两套25吨生物质气化燃气供热系统,项目建成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9万吨,大幅降低原料中心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

而在乡村振兴方面,云南白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在维西、福贡等挂钩扶贫地区开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帮扶活动,带动农村就业,实现产业致富,成为边远山区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截至报告期末,云南白药共培养10名致富带头人,创新种植实现亩产玉米500斤、云木香800斤,每亩增收3500元,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云南白药窝案震动,五高管涉案暴露治理隐忧

然而,对于云南白药来说,2024年也是面临多重考验的一年。云南白药2024年曝光的“窝案”事件涉及多名前任高管被纪委监委调查,引发市场对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的广泛关注。该事件主要涉及企业反腐和决策透明度方面的ESG议题。

自2023年初至2024年初,云南白药原董事长王明辉、原首席运营官尹品耀、原首席销售官王锦等5位前任高管因涉及同一事项被云南省纪委监委部门带走调查。调查分属云南曲靖、西双版纳等地办理,具体案情尚未公开披露。

王明辉自1999年加入云南白药,主导了公司从传统中药企业向大健康领域的转型。2023年3月,王明辉以“个人原因”突然辞去董事长及所有职务,引发股价单日跌幅超5%。此后云南白药多位高管辞职。据此前报道,调查或涉及收购万隆控股的决策问题。该收购是云南白药混改后的首笔重大投资,旨在进军工业大麻业务,但万隆控股主营放债业务,2022年因借款人违约导致云南白药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引发争议。

目前,云南白药的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独立董事4人、非独立董事7人。其中,非独立董事由国资方2人、新华都2人、高管团队2人、云南合和1人组成。云南白药的现任董事长为张文学,从2024年2月23日开始担任该职务。

由于云南白药大费周折收购万隆控股,却并未给公司带来效益,反而导致计提超过11亿元。这使得云南白药在高速扩张中对权力监督的不足,尤其是重大并购决策的透明度问题进一步凸显。尽管当前调查尚未定论,但事件已对公司的公众形象和治理信誉提出挑战。

资料来源:云南白药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尽管云南白药在ESG报告中强调“完善治理体系”,但高管集体涉案直接动摇了投资者对管理层诚信的信任。

研发投入占比仅0.87%,创新能力存隐忧

除窝案带来的舆论冲击外,云南白药“重分红、轻研发”的运营模式也引来了一定质疑。

从云南白药2024年业绩来看,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33亿元,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47.49亿元,同比增长16.02%。此外,云南白药2024年累计分红42.79亿元,占净利润比重高达90.09%。但在研发方面,2024年云南白药研发投入仅3.48亿元,占营收比重0.87%,远低于其他同类药企。研发人员共计619人。

资料来源:云南白药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重分红、轻研发”从某种程度上是牺牲长期创新力换取短期股东回报,但也导致云南白药核心业务的增长缓慢。云南白药全年营收虽突破400亿,但近三年增长率仅为个位数,药品和健康品事业群增速显著放缓。牙膏业务市占率自2019年突破20%后增长乏力。

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的就是云南白药创新能力滞后,近五年无重磅新药上市。防脱洗护品牌“养元青”2024年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30.3%,但仅占健康品板块收入的6.6%。此外,尽管云南白药提出“AI+医疗”战略,例如与华为云联合开发“雷公大模型”,但其商业化路径尚不清晰,也难以对冲传统业务增速下滑。

云南白药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提到,要“不断探索现代科技与传统医药的融合之路,以创新驱动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需要其在资源分配上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不断优化人员结构,以期赶上中医药现代化的浪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公司简介 | 商业合作 | 广告中心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2 QzRenC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闽ICP备18024570号 泉州人才网-大泉州人才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