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泉州人才网 >> 新闻中心 >> 看了不会唱跳,还自以为是的陈德容,才懂她沦为过气艺人一点不亏 >> 正文
看了不会唱跳,还自以为是的陈德容,才懂她沦为过气艺人一点不亏
不得不说,《乘风破浪的姐姐》这节目真是“照妖镜”,谁是真有实力,谁是浑水摸鱼,镜头前藏都藏不住。
这不,新一季《乘风2025》刚播,陈德容就凭一己之力成了全网吐槽的焦点——不会唱跳、自以为是、还拖累队友,连观众都忍不住喊话:“姐,退赛吧!
”舞台上的“划水女王”
节目一开场,陈德容倒是挺会打情怀牌。
50岁的她穿着白衣唱《梅花三弄》,活脱脱把观众拉回三十年前“白吟霜”的回忆里。
可这份滤镜没撑过三天,一到团队训练环节就露馅了。
同组的王蓉和黄英学舞时手脚利落,她却连方向都分不清,一个动作练一小时还卡壳。
老师教她向右转,她偏往左扭;队友提议“先学完整套动作再抠细节”,她当场翻脸:“我没说要耽误大家进度啊!
”最绝的是公演舞台。
王蓉和黄英跳得行云流水,陈德容却像被按了0.5倍速,动作永远慢半拍。
网友辣评:“别人乘风破浪,她这是原地搁浅。
”更气人的是,明明拖了后腿,淘汰环节节目组却把实力派王蓉送走,留下她这个“情怀担当”。
观众直接炸锅:“实力给流量让路,这节目还有公平吗?
”
团队里的“玻璃心太后”当队长本该凝聚团队,陈德容倒好,活生生把队伍带成了“宫斗现场”。
王蓉见她学不会,好心提议调整训练方法,她立马甩脸子:“要不你来当队长?
”黄英打圆场说“把基础打好后面才顺”,她冷笑着怼回去:“我尽量记得。
”排练时老师纠正动作,她满脸不耐烦;备采时又委屈巴巴:“她们都不理解我的难。
”看得观众直摇头:“50岁的人了,怎么还不如20岁小姑娘懂事?
”对比同节目的邓萃雯,差距更明显。
>人家57岁照样虚心学舞,和年轻队员管乐、侯佩岑处得像姐妹。
邓萃雯说:“我把自己当新人,享受过程最重要。
”陈德容却端着“琼瑶女郎”的架子,队友提建议就是“不尊重前辈”,活脱脱把训练室变成《甄嬛传》片场。
网友一针见血:“真当自己还是30年前的女主角呢?
”过气背后的性格陷阱其实陈德容的“翻车”早有预兆。
当年拍琼瑶剧,哭戏必须眼眶含泪、嘴角微颤,多一分少一秒都不行。
这种模式化表演让她吃尽红利,却也成了致命枷锁。
四年前参加《我就是演员》,评委说她“瞪眼落泪”太老套,她当场呛声:“观众就爱看我这套!
”如今上浪姐,还是同样套路——初舞台贩卖情怀,训练时拒绝改变,淘汰时指望观众念旧情。
更可悲的是,
她始终活在过去的滤镜里。
节目里打电话环节,别人打给亲朋好友,她居然打给30年前的角色“白吟霜”。
网友毒舌:“电话费要是能穿越,她估计想打回1993年。
”这种对“琼瑶女神”身份的执念,让她既放不下身段转型,又接不住现实打击。
娱乐圈的残酷物语陈德容的遭遇,撕开了中年女演员的生存困局。
同场的叶童、邓萃雯能坦然面对岁月,把阅历转化为舞台魅力;她却卡在“不愿演妈”和“演不了少女”的夹缝里。
当年拒绝《还珠格格》的“小燕子”,如今连综艺舞台都撑不住,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节目组的操作也值得玩味。
明知她唱跳不行,偏要制造“情怀VS实力”的冲突;王蓉被淘汰时,镜头刻意保留陈德容的失误,却删掉王蓉的高光时刻。
这种“抓马优先”的剪辑套路,既消费了她的名气,又放大了她的缺陷。
说到底,娱乐圈哪有什么“浪姐精神”,不过是流量与话题的生意罢了。
看着陈德容在台上手足无措的样子,突然想起她年轻时说过的话:“我要做永远的女主角。
”可惜现实不是琼瑶剧,没有男主角为她保驾护航,更没有导演为她量身定制剧本。
当情怀耗尽、滤镜破碎,留给她的只剩观众一句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你怎么看陈德容的表现?
是节目组刻意炒作,还是她真的跟不上时代?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