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由贵州省教育厅指导,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国际联盟、中国—柬埔寨职业教育合作联盟、贵州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协办的第七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智能制造领域高质量发展会议在贵阳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办。来自中国及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智能制造领域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为贵州乃至区域智能制造产业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贵州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付颖纯,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燦,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杰,泰国高职院校代表团团长贾尼亚•帕布,出席会议并致辞。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程晓慧主持第一阶段的会议。
付颖纯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智能制造领域高质量发展会议已连续举办七届,有效推动了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改革和中国-东盟丝路学院职教项目落地成长。未来贵州将从政策互通、体系联通、产学融通三个方向发力,构建互利共赢的职教命运共同体。
吴恒燦表示,2025年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面对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智能化、数字化的深刻变革,马来西亚积极响应,将智能制造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他高度评价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期待通过合作,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的智能制造人才。
作为主办方,周杰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六十余年来的办学成果。学院将水利水电传统优势与智能制造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了从清洁能源开发到高端装备制造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他呼吁以本次会议为起点,深化“技术+人文”双轮驱动,共筑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为区域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贾尼亚·帕布在致辞中回顾了自2017年首次参会以来与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贵州多所职业院校的合作历程,他强调此次率泰国十位职业教育负责人共赴贵阳,旨在学习中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
会议期间,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泰国乌隆他尼技术学院、越南综合科技职业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同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柬埔寨服装培训学院合作共建的“柬埔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工匠学院”正式揭牌。
主旨报告阶段,天津市高职教育研究会会长、天津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戴裕崴围绕“需求导向合作共赢——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实践与展望”,分享了“鲁班工坊”建设经验,该项目已在30个国家建成34个项目,成为展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数字化教席首席专家、教育学博士杨文明围绕“全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与范例”,分享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职方案”,通过构建18个特色产业学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复制的转型经验。
案例分享阶段和专题研讨阶段分别由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檀祝平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余程主持。
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立足各自深耕的研究领域与独特视角,以深厚的理论积淀与创新思考,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在研讨阶段,与会嘉宾聚焦“职业教育和智能制造领域产教融合”。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院校及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院校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在产教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行业转型等方面的探索与合作愿景。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交流、碰撞思维,会场气氛热烈、掌声如潮。
本次会议积极响应“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倡议,秉持“技术创新+人文交流”协调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在职业教育、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推动区域间智汇人文、教育共融,协同发展。
特约通讯员邵丽霖龙毅
贵州教育报记者郑青
编辑武芮西
二审廖波
三审王宁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