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徐德波通讯员周梦韩济南报道
安全,是为民之本,同样是企业发展的底线。
谈及石油化工行业,可能大部分人首先联想到的是诸如“高危、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殊、敏感的字词。用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湘平的话说:“石油化工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的特点,而且不是液体就是气体,无孔不入,飘忽不定。它们在空气中极易形成可燃性爆炸性气体,一旦遇到明火、发生火情就将是灭顶之灾。所以,安全是任何一家石化企业生存的前提。”
从建厂那天起,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就牢牢锁定“安全生产”这一条。当前,面对未来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和挑战,东明石化将科学总结过去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不断推动安全理论和实践创新,学习借鉴、引进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运用到安全管理中,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构建起一套理念先进、数智化赋能、根植人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筑牢了安全基础。
体系筑基:杜邦理念的本土化实践
“安全是石化企业的生命线,必须用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筑牢根基。安全也不是口号,而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总裁李治在接受采访时强调。2025年初,东明石化做出战略决策,与德实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原杜邦安全管理公司)正式签约,引入享誉全球的“杜邦安全管理体系”。
这场安全变革覆盖设备安全、行为安全、工艺安全、组织治理四大核心领域。在传统“十大禁令”基础上,东明石化创新颁布了更具针对性的“八大保命条款”,将安全红线深植每位员工心中。同时,今年以来,东明石化全面推行根因分析(WhyTree)、工作安全分析(JS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科学工具,从源头上识别和管控风险。
“我们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将杜邦经验与东明实际深度融合。”东明石化安全环保部(HSE)主管武涛介绍,东明石化成立了以总裁李治为组长的杜邦安全管理混编团队,副经理及以上管理者每周开展“走动管理”,通过行为观察与沟通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员工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数智赋能:安全管理的科技革命
2024年7月5日,山东东明县遭遇罕见龙卷风袭击。东明石化3个变电站全面失电,厂区积水深达腰部,生产装置面临瘫痪风险。然而,在全员撤离前,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已自动触发紧急停车程序,SIS安全仪表系统以99%的联锁准确率启动泄压降温;通过生产实时系统调度,26套装置在20分钟内实现平稳停工退守,零泄漏、零次生事故。“若是五年前,这样的灾难后果不堪设想。”武涛感慨道。
这一“教科书式”应急响应,被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作为典范向全省推广。全省典范背后,是东明石化年均超3000万元的数智化投入:自控率从36.62%跃升至98.67%,报警率下降99.47%,操作效率提升60%以上。通过PID整定技术、RTO实时优化系统,人工干预减少90%,彻底规避了紧急状态下的人为失误风险。
这不是偶然的“幸运”。极端天气下的完美应对,正是东明石化连续20年保持“零一般性及以上事故”安全纪录的生动注脚。在石化这个高危行业,东明石化对安全生产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与持续创新的管理体系。
在东明石化东明炼化公司第三联合车间,经理聂孟杰正通过飞书系统查看最新JSA分析库:“过去安全分析靠纸质记录,现在通过数智平台,同类作业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目了然,决策效率大幅提升。”
这正是东明石化“数字赋能”战略的缩影。东明石化深度融合飞书系统打造智能化安全管理平台,建立了事故档案库、高风险作业JSA分析库、行为观察与沟通清单三大数据库。特别是JSA分析库的建立,通过标准化模板引导,使风险识别更全面准确;电子填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作业变动与安全分析同步更新。
在行为安全管理方面,数智化转型解决了纸质记录的痛点。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端即时上报观察情况,系统自动跟踪整改并生成可视化仪表盘。“现在能精准识别高频不安全行为类型,比如个人防护装备使用问题,针对性改进措施当天就能落地。”武涛表示,这套系统让安全管理从“人盯人防”转向“数据驱动”,决策精准度显著提升。
防线前移:特殊时期的超常管控
每逢重大节日、两会等特殊时期,东明石化的安全管控就会升级为“战时状态”。2025年初,东明石化成立由公司高层领导挂帅的混编督导组,成员涵盖监事局、生产、HSE等多部门精英。督导组三个月内开展45轮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726项,实现第一季度零事故目标。
“特殊时期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东明炼化公司第十五联合车间安全工程师曹金花对此深有体会。5月27日,高密友道化学爆炸事故发生后,东明石化24小时内启动第二轮混编督导,一个月内开展10次突击检查,消除隐患147项。这种快速反应机制成为安全生产月的坚实保障。
在基层车间,曹金花和同事们将防线构筑在每个作业环节:“八大特殊作业许可制度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铁律。”每项动火、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都必须严格审批。2025年大修前,HSE部联合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对530名员工开展专项培训,深入解读《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确保“零事故、零伤亡、零污染”目标融入每个操作细节。
文化生根:人人都是安全卫士
走进东明石化园区,安全文化氛围扑面而来。202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活动通过展板、视频、知识竞答等形式全面展开。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员工意识中——有感领导建设让管理者带头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安全里程碑活动则让团队荣誉与安全绩效紧密挂钩。
应急救援中心的数字见证着日常训练的扎实:2025年上半年在园区各装置开展现场拉练134次,平均响应时间达到7分56秒。特别是劲海区域的优异表现,展现了应急队伍的专业素养。
这种安全文化积淀,源于对历史教训的深刻铭记。自2005年“7·20”火灾事故后,东明石化将每年7月20日定为“安全教育警示日”,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我们坚持把隐患当事故处理,彻底消除隐患,把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清元深有感触:“我们每年安全奖金额超百万,但抽烟一次即开除——这就是东明石化的红线!”
安全长跑:二十年坚守打造行业安全标杆
从2005年至今,东明石化创造了连续20年无一般性及以上事故的行业奇迹。下属企业100%达到二级安全标准化,东明石化产业园获评D级低风险工业园区。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每年数千万元的安全管理投入,是筑牢“人人都是安全卫士”文化根植的基础保障,是对“以价值连接、让幸福可及”企业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红线的坚守。
“在石化行业,安全永远是‘1’,其他是后面的‘0’。”李湘平的这句话道出了东明石化二十年如一日的安全哲学。当龙卷风考验来临时的完美应对,当八大保命条款成为员工肌肉记忆,当数智化平台实时捕捉风险隐患——东明石化用创新实践证明,高危行业同样可以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长城,为中国石化行业安全管理树立了崭新标杆。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