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凸显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随着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一幅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画卷徐徐展开,生动实践成为特色鲜明的时代答卷。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与央视频共同推出的《粤来粤好奋进广东“百千万工程”》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于7月23日至7月30日,在央视频播出。总台大巴载着总台主持人和记者,在行进中沉浸式感受百县千镇万村的奋进景象,直观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线脉动。
靠山唱山歌靠海念海经因地制宜走产业化县域经济道路
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大抓产业的特色、融合、集聚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如今已是硕果累累。
在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民宿小镇走出文旅融合产业“出圈”之路。跳竹竿舞、溯溪避暑、骑行赏景、住宿摸螺……随着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加快推进,横河镇正聚焦“民宿小镇”定位,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理念相融合,通过深化“民宿+”的产业融合,逐步将镇域范围打造成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汕尾市拥有2.39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在汕尾,全国首个“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项目中广核“伏羲一号”,配置应用了绿电供能保障、气水联合投喂、网衣自动清洗、环境监控预警、活鱼保鲜驳运等五大海洋牧场智能化系统,打造出“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生态增益+休闲旅游”的风渔融合示范样板。
总台记者在茂名市荔枝工厂亲眼见证了一颗荔枝的“冻眠”之旅。有“冻眠”技术后,超低温速冻可以快速地经过荔枝结晶带,不仅让荔枝细胞壁不会破裂,还会让解冻后的荔枝更好地保持果肉的原汁原味。在荔枝“冻眠”技术的助力下,分销范围将会更广,为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
荔枝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让荔枝从品种、种植等方面受益,更结合下游产品开发,组成了共同体。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表示:“我们要推进农交文旅商融合发展,依托滩底荔枝文化底蕴,打造荔枝主题美丽庭院经济。”
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新貌
放眼广东,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村村有美景、村村有产业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走进广东省廉江市新屋仔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大小庭院错落有致,点缀着各式各样的花卉树木,“美丽庭院”与花卉产业、旅游产业、乡村治理相互融合、互促发展。“通过充分整合院落等闲置资源,摆设上漂亮的花卉和盆景,自家庭院变美了,也吸引来不少商家和游客过来观赏、选购,钱袋子也鼓了起来。”河唇镇新屋仔村十里花街的一名花农正精心地为自家庭院的花卉浇水。享誉“粤西花木第一村”的新屋仔村,充分利用全村90%以上的家庭都种植经营花卉苗木的特色优势,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投身“美丽庭院”建设实践,更激发了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消灭荒山,1974年怀集县委、县政府,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开展岳山造林大会战,创造了将贫瘠黄山变成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如今,肇庆市怀集县岳山林场群山含黛、郁郁葱葱,诠释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的真谛。两代护林人向总台记者分享“岳山林场”为绿美广东建设添砖加瓦的奋斗故事和光荣传统。50年过去了,现在的肇庆怀集森林面积达到了393万亩,覆盖率达到了74.8%,保护区的覆盖率更是达到了98.2%。
优质服务来到家门口,“百千万工程”为了百千万幸福
惠民富民,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总台记者和主持人见证了“百千万工程”如何扎实做好各项民生实事。
坐落于肇庆市封开县的广信中学楼宇耸立、错落有致、青山环抱。自从有了“百千万工程”的百校联百县行动,华南师范大学与广信中学开展联合教研模式,推动教育智能化与现代化。教研组将广信中学在教学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升华到理论上,再于课堂中进行实践。与师资力量共同提质的,是学生们的课堂获得感和精神面貌。他们畅想着十年后自己的模样,激励自己做足功课,战胜困难,朝着理想奔跑。
在新成立的佛冈县水头镇卫生院新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组建专家技术团队,组团帮扶水头镇卫生院。医疗专家的定期坐诊,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同时,专家还会在日常诊疗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带教等方式给予水头镇卫生院全方位的帮扶,促进“医、教、研”工作全面提质。来看诊的居民也表示很满意,“感觉医生很细心,卫生院环境很好,进来感觉很舒服,而且专家在这边坐诊,感觉看病就在‘家门口’了。”
盘活资源激活要素,激发释放县镇村发展活力潜能
在韶关南雄市,经过恐龙时代的土层沉寂而形成的紫色泥土层,富含农作物生长必需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年轻的新农人,将这里种植的一种特色丝苗米——紫土香米,介绍给总台记者。400余亩的大农田,呈现出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后高效、环保的特点。其背后的物联网实时监测系统和虫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可大大减少农药的用量,全力推动丝苗米增产增效。而让小田变大田,首先要解决农田细碎化的问题。承平村书记徐顺康介绍道:“我们划分出自留地、经营地、储备地,并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接受土地流转。”丝苗米在广东展示出的全产业链发展提速,是“百千万工程”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的缩影。亲历者声情并茂地讲述盘活资源、激活要素的“百千万工程”奋进故事,令闻者感叹连连。
废弃的潮汐发电厂、远离尘嚣的孤岛渔村、无人问津的深山老林……短短两三年时间,它们摇身一变,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特色咖啡馆。“咖啡一条街”对汕尾市遮浪街道旅游景区、餐饮住宿行业发挥了正向辐射作用。红海湾遮浪街道聚焦全面提升“滨海风情”乡村振兴示范带综合效益,在南海寺景区导入市场主体,通过设施配套“筑巢引凤”、创意改造“焕新提质”、宣传推广“造势出圈”,以高品质文旅产品持续激活“粤东麒麟角”滨海旅游目的地“热”效应,发挥滨海优势和资源禀赋,孵化文旅“新亮点”。
凝聚共识、智慧、力量,奏好“协奏曲”、共绘“一张图”
社会力量参与,凝聚齐抓共促的强大合力,广东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内生动力源源不断。
在江门鹤山市,总台记者深入由华南理工大学与企业共建的“先进金属材料联合实验室”,看耐腐蚀材料和3D打印粉末的真面目。得益于“双百行动”的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安排包括博士生在内的研究生进入企业,参与技术支持及研发工作。企业急需前沿的科技成果促进转型升级,高校的科研成果也需要付诸实践、实现更大的价值。人才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成功破解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推动了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实际应用。
在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解放路步行街,政府以非遗文化为载体主动作为,大力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对解放路和南门大街外立面进行加固改造提升、旧路面铺设花岗岩石、三线落地、铺设排水及消防设施、照明亮化工程、智慧安防工程等。近年来,揭西县棉湖镇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携手构建现代化新发展格局。“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是政府帮我们改造危房的,那时心里种下了回报社会的种子。”揭阳棉湖热心乡亲王勇文斥资三千万元支持改建,展现了生动活跃的社会力量。许多像他一样的广大热心乡亲支持家乡,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让古镇焕发活力,助推揭阳高质量发展。
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加力提速,为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写下生动注脚。2025年7月23日起,来央视频观看《粤来粤好奋进广东“百千万工程”》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与我们共话“百千万工程”,共同书写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篇章。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