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收购现场。
7月18日一早,罗甸县沫阳镇高峰村的蚕农们便背着一篓篓蚕茧来到村委会。这里设有桑蚕公司的临时收购点,工作人员现场称重、结算、付款,蚕茧变现、收入落袋,村民们喜上眉梢。
种桑养蚕群众喜获丰收。
近年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驻村干部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当地延续千年的养蚕传统,推动形成以种桑养蚕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帮助群众实现稳步增收。
售卖蚕茧群众喜笑颜开。
2019年,经过实地调研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高峰村确定发展桑蚕产业。贵州高院协调引进专业企业,2020年投入38万元帮扶资金,配合村级专项扶贫资金50余万元,建成育蚕棚、大蚕棚各一座,为养蚕提供基础保障。当年,全村蚕茧销售总收入达19万元,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
随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桑田面积由741亩增加至887亩,全年养蚕量稳定在1000张左右,蚕茧销售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全村销售额超过40万元,带动103人实现就业。
桑蚕收购现场。
2025年,养蚕农户已达近70户,带动上百名村民参与。截至目前,今年前三批蚕茧已为农户户均带来增收3500元左右,全年预计可实现产业总收入50万元左右。
从采摘桑叶的繁忙清晨,到细心喂养蚕儿的每一日,再到收购现场的欢声笑语,一茬茬蚕茧,见证着高峰村群众踏实奋斗的脚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景雄
通讯员杨勇
一审方勇
二审田洋
三审孙晓蓉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