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央视的综艺节目,很多人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专业、权威、有点高冷”。尤其是那些比拼型节目,不玩流量明星那一套,也不靠花哨噱头抢眼球。可惜的是,这些年除了偶尔接地气的真人秀,像青年歌手大赛、诗词大会这些专业比赛也渐渐没了声音。唯一还在坚挺的,就剩下这档“主持人大赛”了。
本来嘛,这个舞台一直以严格、公正著称,是不少年轻主持人的梦想殿堂。当年董卿坐镇时,那叫一个气场全开,说话有分寸,还能把评委和选手逗得团团转。观众看得过瘾,一时间收视口碑双丰收。但自从董卿淡出后,大伙儿发现:怎么感觉味道变了?热度直线下降,“怀念董卿”的弹幕刷屏,网友纷纷感叹:“没有她,这节目就像火锅里少了辣椒油。”
今年新一季悄然上线,本以为会掀起水花,却没想到大家关注点根本不在选手身上,全跑去研究谁来接班董卿的位置。结果呢?新晋女主持邹韵被推上前台。这姑娘其实也是老牌冠军出身,但刚走马上任就成了网友吐槽对象——有人嫌她气质太稚嫩,有人觉得发型土,还有直接拿她和董老师做对比,说差距肉眼可见。
说句公道话,每个人都不是天生满分体质,当初王嘉宁、龙洋刚出道时还不是一样被挑三拣四?但时间久了,该练出来的底子总归会有。有意思的是,不少观众又开始建议:“要不让龙洋或者王嘉宁试试?”实际上,两位姐姐最近忙得脚打后脑勺,一个守着诗词大会,一个天天新闻联播报平安,再加上之前尝试类似节目的效果也一般,所以才轮到邹韵顶上去。
咱们换个角度想想,其实央视这波操作也挺无奈。一方面,要给新人机会,总不能永远靠几张老面孔撑场子;另一方面,观众嘴巴刁惯了,对新人容忍度堪比家长抓娃写作业——一点小错都能放大成世界末日。这种氛围下,新人哪敢松懈?连发型都恨不得每天换三遍,就是怕被吐槽“不够高级”。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比赛现场虽然依旧紧张刺激,可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还是“谁当主持更合适”,反倒把参赛选手晾在了一边。有网友调侃:“现在看这个节目,比看春晚还紧张,全程盯着邹韵什么时候卡壳。”评委康辉依旧稳如泰山,但严肃脸配合鲁健温柔音色,也难救全场互动冷清的问题。
其实吧,让老导演、资深前辈多带带新人,是个不错思路。当年的撒贝宁也是一路挨骂熬出来,如今早已是综艺界活宝。如果只会批评不给成长空间,那以后还能指望谁站C位?
讲真,现在娱乐圈更新迭代太快,好多东西追求短平快。但真正好的内容和人才,需要慢工细活。不妨给这些正在努力的新面孔多一些耐心,也许几年之后,他们就是你我电视机前最熟悉的人物。而对于节目组来说,与其纠结流量争议,不如扎扎实实搞好内容,用实力征服观众,比什么都管用。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我们到底是在等一个新的“董卿”,还是只是习惯性地拒绝变化、不肯接受新鲜血液?你觉得,如果所有机会永远只留给过去,我们还能看到多少真正的新星闪耀登场呢?
#热点观察家#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