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秦皇台乡: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2025-07-23 00:15:33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徐鹏飞通讯员周洁

在农村,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增多,空巢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强化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如何破解农村养老问题?如何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秦皇台乡聚焦不同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推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形成乡敬老院+农村幸福院+孝善食堂的“两院一堂”特色养老服务体系,让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孝善食堂+”助餐养老,让老人家门口得“食”惠

一餐热饭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近年来,秦皇台乡聚焦老年人居家养老最突出、最迫切的“吃饭难”问题,积极资源整合,实行一村一策,因地制宜推进“孝善食堂”建设,确保建成一个运营一个,用一餐热饭为老年人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自2023年9月北贾村首家孝善食堂开业以来,秦皇台乡稳步推进孝善食堂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运营的孝善食堂达到5处,为370余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有效解决了吃饭问题。

孝善食堂,不但要建设好,更要运营好。为真正发挥出孝善食堂爱老助老的关键作用,由试点探索到规范运营,秦皇台乡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完善。在场所整合上“突出实效”。充分整合、挖掘利用村内的幸福院、闲置公共用房等现有资源,由乡民政所指导进行修缮布置,确保“孝善食堂”安全舒适、经济实用、环境优美;在运营管理上“齐抓共管”。乡民政所指导各村建立严格的运行方案,建立由村“两委”和村民志愿者组成的“双轨”运营服务队伍,从食材采购、菜品制作到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的内部理制度。同时,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解决行动不便老人的就餐难题。在资金筹措上“多方争取”。按照上级争取一点、村集体解决一点、社会爱心捐助一点的方式,统筹解决资金保障问题,实现了食堂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在为老年人提供一餐热饭的同时,秦皇台乡还进一步拓展孝善食堂阵地的服务功能,成为成为集就餐、休闲、移风易俗等于一体的凝聚乡风文明的活动阵地,让老人在孝善食堂内享受幸福时光。例如,秦台耿村在孝善食堂建立“红白理事厅”,倡导“大锅饭”,免费为村民提供就餐场所,遏制铺张、攀比之风,营造文明、节俭新风尚。在用餐间隙,为老人提供健康义诊、爱心理发、休闲娱乐等志愿服务。北贾村,在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包水饺、节日聚餐等主题活动,实现了不离亲、不离群。在就餐之余,组织开展打牌、下象棋、戏曲等休闲活动,为老年人搭建邻里交流互助平台。

建好农村幸福院,打造家门口的养老中心

农村养老,阵地建设尤为重要。为有效提升村级养老服务质量,近年来,秦皇台乡秉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整合资源和功能,全力推进农村老年人幸福院建设。

秦皇台乡不断探索创新由村民委员会主办和管理的幸福院建设模式,扩大幸福院普及面,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家门口的服务。自2004年以来,全乡先后在8个行政村建成幸福院204套,设置床位408张。

建成后的幸福小院均独立成院,设计2间卧室、1间客厅,1间厨房,小院南边建有水冲式厕所、储藏室,院子中间预留空地,方便老人养花种菜。

农村幸福院真正打造成家门口的养老中心,有效解决了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回应群众养老的期盼,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乡敬老院改造升级,托起老人稳稳的幸福

秦皇台乡敬老院始建于1989年,承担着全乡特困、孤寡和计生特扶老人的集中供养。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为农村特困供养老人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秦皇台乡先后两次对乡敬老院修缮扩容,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老人“幸福之家”,让入住老人生活得更安心、舒心。

在充分考虑覆盖人群、养老服务需求、生活习惯、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秦皇台乡从老年人的切身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有卫生间、医务室、活动室、洗澡间、餐厅等公共区域,统一配备各类生活物品,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基础保障等服务,充分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精神需求。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能力,秦皇台乡引入第三方,整合公办设施与专业团队,由专业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实现了统一标准化服务,为老人提供持续、稳定、专业的照护服务。

下一步,秦皇台乡将继续聚焦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按照持续完善、不断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居家养老、社会化养老上发力,积极响应国家“医养结合”理念,通过凝聚多种资源,探索建立以党建引领、多元融入的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全力解决好老年人养老问题。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