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眼下赤水市长沙镇长兴村的日头烧得正烈。陈友章老汉猫腰钻进自家高粱地,眯起眼,手指搓着沉甸甸的穗子,脸上沟壑里渗出汗珠,也渗着笑。
“还有几天,该收了。”七十有四的老陈本是守着老田旧法的庄稼人,年初村头那场群众会却在他心里点起一簇新火苗。
村干部亮出政策:免费高粱种、补贴农资,更难得的是公司签下合同保底回收。老陈心里盘算,种地半辈子,“问天要生活”的难处刻在骨子里。如今政策搭稳台子,保了销路,这新路值得闯。四亩薄田便破天荒全换上高粱苗。
为把新苗栽进老农心坎,村里办法也新:群众会分阶段开,微信群时时响,干部走访入户,田头地边随时“摆谈”。前几日,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开良又在群里吆喝:“看紧天气预报,熟了就收,莫拖!天干物燥,千万莫碰野火。”老陈点头,这叮嘱贴心。
天时无情,可人勤快,政策稳当,当地头就生出新指望。眼下老陈的高粱长势喜人,穗子由青渐转酡红,晴空下密密匝匝的红穗在风里起伏如潮,映得老汉脸上也泛起红光。他小心翼翼分开穗浪,细细察看。
“头回种,长势不赖,红一片收一片。”那目光深处燃着不熄的期盼。四亩高粱地在老陈手里翻出新光景——免费种子与农资补贴减轻肩上担子,订单稳价收购则稳稳托住心。
党的政策春风化雨,让“问天要生活”的古老艰辛终于长出安稳的根须。高粱穗子一日红过一日,老陈的心也一日亮过一日。这火红的穗浪翻涌的何止是丰收的喜悦?它承载着古稀农人破茧而出的勇气,更映照着田埂上萌发的新奔头。
当党的好政策扎进泥土深处,土地便以最诚实的丰饶作答。庄稼人躬身耕耘的岁月,终将酿出日子最醇厚的甜。(张浪)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信姚腾
三审:唐全寿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