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淄川文旅产业百花齐放,聊斋城、潭溪山、领尚琉璃文化创意园等景区创造了众多文旅热点,历史底蕴与山水自然深度融合,为全国游客呈现了一道文旅盛宴。
提到潭溪山,大多淄博人绝不陌生。从单一观光到多元体验,从网红打卡地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目的地,潭溪山走出了一条以优质服务塑品牌、以业态焕新促转型、以消费升级强动能、以创意营销扩影响的特色发展路径。
服务为本
打造暖心旅游品牌
潭溪山始终秉持“游客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通过优质、高效、贴心的精细化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近年来,景区陆续荣获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山东省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示范景区、山东精品旅游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获评“省级定点职工疗休养基地”称号。
景区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旅游环境;定期对游乐设施、山林水潭、旅游道路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节假日客流高峰期提前启用备用停车场,提供免费接驳车服务;工作人员驻守入园、乘车、向导等关键节点,确保游客“放心游、舒心玩”。
2025年清明、“五一”假期期间,景区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0%。工作人员及时响应游客咨询、妥善处置突发状况并快速实施救助等暖心服务,使景区收获了游客的多次称赞。
景区焕新
多元业态激发新活力
为打破传统观光模式,潭溪山持续推动景区业态创新。2024年以来,景区对潭溪山庄、森林木屋、千米速滑道等核心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深挖齐文化、生态康养等特色资源,修缮了昭阳洞、下天桥等文化景点,将文化元素融入景区建设中。
2022年,国内乃至世界罕有的洞穴酒店和崖壁酒店品牌“齐长城清川上野奢探险度假营”正式开业。时至今日,潭溪山庄、森林木屋、高空酒店、齐长城清川上野奢探险度假营等多层次多梯度的住宿业态“潭溪山宿集”打造完成,为游客“一站式野奢度假”提供多元选择。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度调研,景区让“旅游淡季”焕发新光彩。景区围绕春、夏、秋、冬四季及丰富的自然资源,重点推出“春花节”“仲夏消暑节”“悬崖红叶节”“冰瀑节”等活动,不断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持续打造新场景、新体验、新玩法,以满足新需求,引领新消费。
从风景到场景,由体验到玩法,潭溪山不断释放出新活力,从一座传统观光为主的山水景区,转变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餐饮团建、会议会展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促消费
拥抱市场释放经济潜力
近年来,潭溪山精准捕捉核心客源受众,以省内济南、青岛、潍坊、东营、滨州、淄博作为核心客源地,辐射全省及北方多地,目前形成352格局,即30%本地游客,50%省内游客,20%省外游客,促进景区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联动抖音、美团、携程等多个电商OTA平台,推出“门票+项目体验”、“酒店民宿+景区通票”等套餐,全力打造全域旅游业态产品,满足不同客群的多样化需求,增加消费新场景,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同时,景区不参与市场“内卷式”恶性竞争,维持了良好的市场生态平衡;参与山东省文旅厅推出的“好客山东一码通”、淄博市文旅局推出的“淄博齐惠游”全域旅游年卡项目,有效带动景区二次消费,吸引了更多潜在客群,进一步扩展了客源市场。
景区通过“旅游+”模式,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2023年9月,济潍高速正式通车,改写了淄博东部山区不通高速路的历史,也给太河镇及潭溪山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近年来,依托济潍高速的便利,潭溪山带动周边30多个村庄、300多家当地农家乐发展,农副产品经营点达到300处以上,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50余家,直接和间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与周边农家乐、农产品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产业链”日趋明显。潭溪山将继续联动周边产业,借力济潍高速聚力创新,跑出发展“加速度”。
宣传营销
创意破圈提升影响力
潭溪山从游客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游客需求,定制面向不同客群的多样化内容,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多平台、精细化运营,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及时反馈游客诉求,增加游客的归属感。潭溪山在美团、携程、微博、抖音、小红书、今日头条等平台屡上热搜、热销、好评榜单,被誉为“长在热搜上的景区”。
景区深谙互联网传播逻辑,将游客转化为“品牌共建者”,在深耕淄博本地市场的同时向全省各地市延伸,与各高校展开积极合作,陆续组织或参与近百场高校活动;联动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以及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滨州六城摄影家协会,织密覆盖省内摄影群体的合作网络,形成“拍摄—传播—引流—消费”效应,这种“开放型景区”思维,让潭溪山在新媒体时代实现“低成本高传播”。
同时,景区积极拥抱私域流量,结合地推等方式,建立并维护了近万人的微信、抖音、微博等粉丝社群,覆盖景区游客、核心客源地市民、高校学子等核心客源群体,通过购前服务及主动营销等方式,实现了“游前咨询”“游中服务”“游后分享”“口碑传播”的闭环运营,获得较好的反响。
潭溪山的转型升级正是淄川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走过十五年的潭溪山,既保留着千年未改的青山肌理,又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勾勒出新的风景,用十五年的蜕变诠释着景区发展的辩证哲学——在变与不变的张力中,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生、传统与现代共舞的特色之路。
潭溪山不仅成为了展示淄川文旅形象的重要窗口,更通过产业链延伸、就业带动、乡村振兴等多重效应,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未来,潭溪山将继续发挥淄川文旅产业带头作用,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培育新业态、拓展新场景,在齐鲁文旅版图中书写更加精彩的“淄川篇章”。
(感谢摄影师:路川、潘绍清、张世睿、程先好、崔新程、李沅昊;部分图片来源:公众号@好客山东之声、服务号@淄博齐惠游)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