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手机24小时不离身,微信提示音跟闹铃似的,全是问桃子的。”7月12日,在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村党支部书记秦江山翻动着不断弹出消息的手机屏幕,语气里带着无奈却难掩笑意。
眼下正值卡益脆桃成熟季,小湾村却正经历着一场“甜蜜的烦恼”——漫山桃香引来订单如潮,却因挂果树有限陷入“有市无货”的紧俏局面。
“如今桃子熟了,村干部连朋友圈都不敢发。”说起脆桃销售的火热,秦江山指尖划过屏幕,定格在去年那条点赞过百的脆桃动态上,“前年发了条采摘视频,结果涌来上百个订单,最后不少客户没拿到货,村干部只能挨个打电话道歉。”
这份“甜蜜的烦恼”背后,是卡益脆桃的硬核实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小湾村,年均气温17℃、年降水超1400毫米的气候条件,加上品种改良与技术创新,卡益脆桃糖度跃升至16%以上,“甜脆多汁、果肉离核”的独特品质,成了闯荡市场的金字招牌。
走进桃园,碗口粗的桃树枝头挂满泛红的果实,早熟品种已被采摘过半。秦江山介绍,全村800亩桃园中,有200亩进入盛产期,今年总产量预计12万斤。
而订单量早已超出产能,一位外地客商专程打来电话,承诺货车现场收购,“有多少装多少!”却被村委会婉言谢绝。“不能让老客户失望。”
销售火热,带动村民因桃致富。该村村民张瑞江望着漫山遍野的桃树感慨:“树上结出的都是金疙瘩。”
作为村里最先一批种植桃树的村民,张瑞江已经把自家30多亩地全改成桃林,年收入达到14万元。“只要管护到位,一棵树结出的桃子能卖500块钱,比得上半亩玉米。”张瑞江说。
翻开账本,秦江山细数村里的种桃大户:“罗会恒家有30多亩桃林,今年收入也能上10万元;乔中右家桃树管护得好,加上金秋梨,少说也得有12万元。”
如今,逐渐在水果圈崭露头角的小湾村,正着力延长“甜蜜产业链”。
除了逐步扩大卡益脆桃种植面积,村里还发展了蜂糖李、樱桃、枇杷、金秋梨、柑橘等多种水果,实现一年四季“甜蜜不断”。同时,依托桃园生态,衍生出“采摘—垂钓—露营烧烤—民宿”的乡村旅游线路。
以小湾村为核心,“甜蜜紫云示范区”正在猴场镇逐渐成型。全镇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开花”的产业格局,小湾村聚焦脆桃与蜂糖李,大田村主攻砂糖桔,其余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枇杷、杨梅、柑橘等多品类水果,已形成“一主多强、四季飘香”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猴场镇创新提出“抓两头带中间”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以精品水果产业为核心的“甜蜜猴场”特色品牌。
前端构建1.2万亩特色水果种植带,一年四季,有花有果,满足全季节市场需求。
后端打通“农贸集市+帮扶单位+省内外渠道”的销售网络,“两天一集”的集市成为区域水果流通枢纽。
中间端通过冷链保鲜、包装升级等技术赋能,让鲜果“身价”倍增。
“抓两头带中间”的深入实施,“甜蜜猴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不仅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品品质区域领先,还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的市场体系,使得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并直接带动6000余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和富民源泉。
猴场镇党委书记粟莉表示,下一步,猴场镇将深耕精品化发展路径,培育高端水果系列产品,纵深推进“甜蜜紫云示范区”建设,推动脆桃、蜂糖李等特色水果向精细化、高端化进阶,让“甜蜜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杜延卿胡玉山
编辑周强
二审范力
三审聂娜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