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为幕 文化为魂|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为何花落西陵村?

2025-07-10 19:15:34当代先锋网

6月底,六枝特区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点展示活动在牂牁镇西陵村成功举办,沸腾了这个乌蒙山里的小山村。

今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活动的通知》,六枝特区牂牁镇西陵村凭借深厚的布依文化底蕴、浓郁的乡村烟火气和完善的文旅基础设施,成功入选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西陵村,何以从众多候选地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乡村文化盛宴的示范舞台?答案蕴藏于其得天独厚的山水画卷、璀璨多元的民族文化与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之中。

山水胜境:生态底色铺就天然舞台

西陵村静卧于国家4A级景区牂牁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坐拥“西陵晚渡”的千年诗意与“夜郎王宫”的历史神秘。

老王山、九层山的巍峨雄姿倒映在碧波荡漾的牂牁江面,形成“竖琴横江、一锁三江”的壮美画卷。

独特的峡谷地貌与广阔水域,更为“赛村艇”等水上运动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舞台,让游客在劈波斩浪间尽览山水交融的视觉盛宴。

“我是第一次来这边,牂牁江的景色让我感觉有种震撼的美,下次一定要约着朋友一起来爬老王山。”来自贵阳的游客刘先敏在两天一夜的行程后意犹未尽,已迫不及待规划起下一次旅程。

文化瑰宝:布依风情点燃传承之火

“布依族长桌宴氛围特别棒,既能感受到民族文化,又能品尝地道美食。”特意从六盘水市赶到西陵村参加“村晚”的游客胡晓梅赞叹道。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西陵村70%的居民为布依族,民族文化在此生生不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在此绽放异彩,“穿片绣法”以精妙针线勾勒出花鸟鱼虫的灵动,成为文化展示的视觉焦点。

“六月六”传统节日、板凳舞、簸箕舞等民俗活动,为“蹦村迪”篝火狂欢提供了深厚土壤。活动中,游客沉浸于“三街十二坊”的非遗工坊,亲手体验染布、酿酒;在长街宴上品尝“布依八大碗”“牂牁生态鱼”等特色美食,聆听布依多声部合唱《迷依迷走》的天籁之音。

设施支撑:乡村肌理焕发文旅活力

依托牂牁江风景名胜区多年建设,西陵村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的完善链条。

村内拥有12家精品民宿、128间客房,17家农家乐可满足千余游客的住宿需求;特色餐饮、农特产品市集构建起“逛村集”“品村味”的消费场景。

“去年,我们把宾馆升级为环境更好的‘云端民宿’,希望给游客更舒适的体验。”西陵村村民丁跃琼早在2017年就把自家民房改造成宾馆,并于今年5月完成升级后正式营业。

此外,当地成功举办全国摩托艇联赛、滑翔伞赛等大型活动的经验,为“村晚”安全有序运行提供坚实保障。活动期间,交通优化、标识更新、食品安全监管、旅游咨询点全覆盖等举措,将确保八方来客“舒心行、安心居、放心食”。

抢抓机遇:文旅融合激活振兴动能

西陵村入选全国夏季“村晚”示范点,是六枝特区推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关键落子。

六枝特区以“康旅六枝”IP为引领,将“村晚”与避暑季无缝嫁接,通过“赏村韵、上村山、赛村艇”等十大主题场景,实现“文化引流—场景消费—产业共振”的闭环。

此举不仅激活了非遗手工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更以“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模式,让村民成为文化传承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真正主角。

当生态优势遇见文化底蕴,当基础设施承载创新实践,一个乡村便能迸发出超越地域的魅力。2025年仲夏,这场融合山水之灵、民族之美、时代之韵的“村晚”盛典,正是西陵村万千气象的精彩呈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顾冰洁

编辑李佳琪

二审刘定珲

三审孙勤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