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受持续降雨及上游来水共同影响,7月10日凌晨3时30分左右赤水河赤水站迎来第二轮洪峰过境,水位达231.68米,相应洪峰流量为5100立方米每秒,超出保证水位(231.5米)0.18米。
为应对第二轮洪峰过境,赤水市市乡村三级干部和应急救援队伍以及社会志愿者800余人不眠不休、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巡堤、抢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安全堤”。
东门码头是赤水城区地势最低的路段,也是此次防汛工作的重点区域之一。现场可见,河水已逼近码头沿岸,防汛警戒线沿河岸拉起,关键路口已实施交通管控,禁止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劝离、隐患排查等工作,筑牢防汛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人员分成了5组,对水位监测点、河堤薄弱段,轮流进行监测,10分钟一报、有情况随时报,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处置。”赤水市市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阳坤介绍道。
期间,赤水河沿线乡镇(街道)始终坚守防汛一线,对沿河住户、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排险、清除道路隐患、劝离群众等工作。工作人员的持续坚守,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让大家在汛情中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而党员干部更是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与担当,成为群众最可靠的后盾。
据了解,赤水市在前期就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相关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值守,同时借助数字化应用系统,实时监测重点河段水位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应对措施,全力以赴将洪峰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经过连夜奋战,各项防汛工作有序推进,最大限度降低了洪峰过境带来的影响,有力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陈仪银张莉)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信姚腾
三审:唐全寿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