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在相声界的师承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大家看法不一。比如马三立就认可杨少华是郭荣启的徒弟,甚至在写相声家谱时,特地把杨少华归到了寿字辈的郭荣启门下。但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却不认这辈分。还有流言说杨少华的儿子杨议想拜马志明做师傅,结果马志明直接回了句:“收你弟子,岂不是连你爸也给放下了?”这话里藏着态度,很明显不赞成。
杨少华到底算不算郭荣启的徒弟,这得看郭荣启自己怎么说。杨少华几次采访里,都说郭荣启是他的老师。可在另一些节目中,他又坦言自己没正式拜过郭荣启,就是借着“师父”的名号。郭荣启那边也有反应。有人私下跟郭荣启提,杨少华在外头打他的旗号,说是徒弟,想让他管管。可郭荣启说:“他家里穷,养家不容易。”这算是默认了,却也没把他当真徒弟看待,只是慷慨地让他利用这个身份。
说起郭荣启和杨少华的关系,最广为流传的故事是这样的:当年郭荣启在启明茶社是个大明星。杨少华和茶社老板常连安的儿子常宝霆关系不错,靠常老板搭桥,杨少华想拜郭荣启做师父。郭荣启碍于常家的面子不好拒绝,便答应了。这边拜师按规矩,得办个盛大的“摆知”仪式,算是正式认徒。但杨少华家境不好,没钱摆知,这档子事就一直拖着。要是他能凑齐摆知的费用,或许后面那出纠纷根本不会发生。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郭荣启其实起初没看上杨少华。人家是圈里的名角,自己有辆人力三轮车通勤,太忙了不方便亲自踩三轮。这时候就搬出常连安的面子,让杨少华帮忙踩车、当杂工,顺便给点零用钱补贴家里。杨少华回忆说,郭荣启参加堂会时,他经常帮忙搬东西,这事听着靠谱。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情况变得复杂。特别是一些特殊年月,天津曲艺团里有人爆料郭荣启解放前有“剥削思想”,雇了个车夫。这种事当时可是大忌。有人献计,让郭荣启摆出师徒关系,说自己和徒弟杨少华一起踩三轮去剧场,合情合理。你一个老人家,让年轻人帮忙骑车很正常。为了避免被批斗,郭荣启只好这么说,这招还帮他逃过不少麻烦。
照这个角度郭荣启承认杨少华是徒弟,多少是迫于形势,没那么真心。在艺术传承的层面,郭荣启本身就是业内高手,他的真徒弟常宝霆、谢天顺水平都很不错,是郭亲自指点的。相比之下,杨少华的风格有点“野路子”,学不到多少真功夫。再加上杨少华认马三立为义父,跟马家关系挺亲密,但郭荣启和马三立的关系一直紧张。这样的关系让杨少华和郭荣启师徒间没建立起深厚感情。甚至可以说,杨少华自己也没真正尽到徒弟的本分。
相声界才会对杨少华的师承身份老是争议不断。要是杨少华平时能多去郭荣启家里串门,逢年过节看照顾照顾这个“师父”,这许多争议恐怕早就没了,就像朋友间的感情多了,谁还会翻来覆去说以前那点旧账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