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8日讯(记者杨成喜李文静)7月4日上午,临沂市四雁孵化“百千万”工程系列第二场记者见面会在平邑县召开。
累计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消化原料800万元,带动11名青年返乡创业——这是“鸿雁”人才任洪敏扎根平邑,为金银花产业交出的乡村振兴答卷。
自2020年5月成立山东茗日红茶业有限公司以来,任洪敏相继注册“满邑红”“蒙山沂蒙红”等特色茶品商标;截至2024年底,山东茗日红茶业有限公司额累计销售额过2千万元,解决了30多人的就业问题,农户每年增收4万元。
2023年,通过“基地+生产+研学”,成立了平邑县首家露营与研学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截止目前已有2000多名中小学生走进了研学课堂。参与了“沂蒙红色之旅”产学研实践活动,通过全网媒体矩阵宣传推介,总阅读量达到了60万人次。与山东大学、临沂大学对接,合作共建了2个产学研、就业见习社会实践基地。
在产业发展上,任洪敏带领合作社深挖本地土壤、气候优势与传统种植基础,敏锐捕捉高品质道地药材和健康饮品的需求缺口,注册品牌,统一标准包装,讲好产地故事,成功推动“土特产”跃升为“品牌货”,显著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
为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制定标准化种植规程,统一提供优质种苗和农资,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带动200余户合作农户实现亩均增产30%。突破传统原料销售的局限,积极开发花茶、植物饮片等高附加值功能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使产品平均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有效增强了产业韧性与竞争力,破解了“怎么干好”的难题。
在销售端,任洪敏及合作社构建了“订单稳+线上活+渠道广”的立体销售网络。通过与大型商超建立稳定合作保障基础收益;同时积极拥抱新业态,开设直播间、电商店铺开拓线上增量市场,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解决了“怎么卖”的关键环节。
任洪敏深知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她创新推出“田间课堂+1年陪跑”模式,将田间地头变为实战教学基地,手把手向学员传授种植、加工技术,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指导与市场对接服务。这一模式有效实现了“土特产”向“金招牌”的转化,切实带动了社员共同增收,为产业的长期繁荣奠定了人才基础。
作为市级“鸿雁”人才和合作社负责人,任洪敏带领合作社以金银花产业为突破口,探索出“选产业、强技术、拓销路、共致富”这一可复制的乡村发展路径。她坚信,以创新为引领,精准施策,就能有效盘活乡村资源,让金银花这样的“土特产”真正成为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惠及更多乡亲。
责任编辑:王军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