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音汇爱 共护家园|贵州文艺工作者情系黔东南赈灾义演侧记

2025-07-08 01:00:22当代先锋网

7月5日,蝉鸣在暑气中织成密网,贵阳市白云区行政中心前的广场上,涌动的人潮比烈日更滚烫。“黔音汇爱共护家园”贵州文艺工作者情系黔东南赈灾义演在此举行。100余位文艺工作者联合爱心企业代表、爱心人士、志愿者,用艺术凝聚力量,让爱与希望在舞台上下流动。

演出由贵州省慈善总会、白云区人民政府主办,共有两场,下午场聚焦募捐,夜晚场则是感恩活动。两场演出从发起到最终呈现仅用了一周左右,台前幕后汇聚了百余位文艺工作者的力量,并得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积极响应。正如舞台背景上闪烁的星光,每一份善意都在照亮灾区的重建之路。

以爱之名的使命奔赴

舞台侧方的绿荫树下,阿幼朵、杨春念、蝶当久正整理着带有民族元素的演出服饰。他们都来自黔东南州,其中,杨春念的家乡还是受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榕江县。正是出于对家乡的牵挂,他们3人共同发起了这次义演。

组织义演的想法诞生后,阿幼朵发起号召,并牵头建了一个微信群。10名、20名……义演的消息在贵州文艺界中快速传播开来,微信群里很快就集结了100余位文艺工作者。有人发来了抗洪救灾的原创歌曲,有人第一时间为救灾重建捐款助力,有人已开始着手演出的策划方案……

“连在外地的歌手都连夜改签机票,公益的力量让我们坚信,家乡从来不缺少守护者。”看见号召得到积极响应,阿幼朵十分感动。

本次义演的主题曲《爱的阳光》也在演出筹备期间诞生。短短4天,从词曲创作到16位歌手参与录制,大家通宵达旦让这首歌曲完美呈现。去年还站在“村超”球场为各地观众献唱的榕江姑娘杨春念,如今将对家乡的牵挂与祝福都寄托在义演的组织和主题创作中。她说:“我们都想让灾区的乡亲们早点听见家乡的声音,知道我们与他们同在。”

在义演筹备快速推进的那几天,榕江、雷山、从江等地的救灾重建现场也不断传来新的消息。街道清淤顺利完成、“村超”赛场重获新生、人们的生活逐步回归正轨……这些消息让蝶当久更添动力,在他看来,这场义演恰好呼应了灾区重建过程中呈现的种种温暖和力量:“洪水曾淹没了‘村超’的整个球场,但通过大家齐心协力清理积水淤泥,赛场的灯光得以重新绽放。这是贵州人团结一心的结果,更是中华儿女凝聚力的体现。只要人心不散,家园就能重建,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朴实的舞台传递牵挂

7月5日上午10时,唐煌早早抵达演出现场。作为本次义演的导演,他对演员和舞台的呈现有十分清晰的理解和呈现。

“我们摒弃了华丽的舞台包装,要求演员以最本真的状态呈现,因为我们不是表演者,而是带着全省人民牵挂的传递者。”唐煌介绍,从组织义演开始,所有演职人员就已统一意见,将质朴与真诚定为这两场演出的核心思想。

而这份对“真诚”的坚持,也贯穿了节目的筛选与编排全程。唐煌介绍,因响应的文艺工作者太多,演出时间有限,因此只能对百余个节目进行反复筛选,而筛选的标准则是以“温暖现实主义”为基调。“文艺的力量在于治愈,当人民子弟兵救援的画面在屏幕上播放,当歌手们用歌声抚慰伤痛,大家会看到社会各界力量的汇聚能够托举起生命的重量。”唐煌对节目编排作了进一步阐释。

在这样的基调下,将一首首风格各异的歌曲进行合理编排便成了一项艰巨任务。本次演出的音乐负责人李松洋为此花尽心思,同时也在百家之声中听到了同一种“呼唤”:“每位艺术家的演唱风格不同,但大家只有一个目标——让音乐成为连接爱心的桥梁。”

幕后工作紧锣密鼓有序推进,当天下午2时,演出正式开始。

悠扬的芦笙独奏《乡音》和木叶独奏《映山红》缓缓拉开义演序幕,演员们陆续登场,献上一个又一个文艺节目。无论是歌曲、舞蹈还是方言曲艺,每一次表演都在传递贵州人对受灾地区的深深挂念。

“送走乌云迎来霞光,万众齐努力幸福是方向,同舟共济不管路多远,爱的力量地久天长……”

贵州曲艺家钟幺爷(钟振亚)亲切的乡音,在现场引起了一阵强烈共鸣,他用一段最新编创的方言打相话《情系黔东南》鼓舞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为了演好这个节目,钟振亚在来演出现场的路上还在反复练习。“贵州人讲究‘你帮我、我帮你’,1996年贵阳水灾时别人支援过我们,如今正是回馈的时候。”钟振亚说,“善心不分大小,只要人人都伸出手,再大的困难都能扛过去。”

爱心汇聚温暖共振

大爱如潮,在这次意义特殊的演出中涌动。

作为演出承办单位,贵州省歌舞剧院、湖北山鑫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阿幼朵艺术学院、多彩贵州城等,或贡献演职人员和演出场地的力量,或提供了捐赠支持。而在捐赠环节,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善举也同样令人动容。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在灾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百姓大药房贵州公司名誉董事长谌昌华代表企业捐赠后表示,希望能为灾区的医疗保障助力。

“去年河南受灾时,全国人民支援我们,如今我在贵州,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必须出份力。”来自河南的爱心人士朱明磊在得知贵州灾情后,连夜赶制了80床夏凉被,马不停蹄地送往灾区,完成了这场跨越地域的感恩与回馈。

“看到这么多人为灾区奔波,我真正体会到团结的力量。每一次传递物资、书写证书,都在把爱心一点点汇聚,这种感觉特别有意义。”来自贵州商学院的周沁杏在现场担任志愿者,尽管汗水浸透了衣衫,她的笑容却始终温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首场义演结束时,活动募集的善款已突破200万元。在贵州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高蓉看来,这次义演不是终点,而是爱的起点。“举办此次活动,正是希望通过文艺的感染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为灾区送去物资支援与精神慰藉,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黔贵大地传承发扬。”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彭芳蓉李莎

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莎

编辑/胡家林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