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5日讯在“正大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临沂大学荣获本科组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研究生组国家级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华留学生组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专科组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临沂大学在本科组荣获全国最佳赛区组织奖,在专科组荣获最佳院校组织奖。谢焕田、高进峰、贺凤、王勇4位老师获第十五届市调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自2010年创办以来,连续7年位列《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榜单》前列,是统计与市场调查学科领域唯一入选的全国性大赛。本届比赛由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主办,吸引了全国1184所高校34.2万名学生参赛。学校积极组织参赛,数学与统计学院承办本届大赛山东赛区本科组选拔赛。
在本科组比赛中,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和物流学院学生组成的团队“蒙山沂水队”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他们的项目聚焦弘扬沂蒙精神背景下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基于游客体验、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三维视角,综合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剖析现状与路径,助力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提升品牌辨识度与综合效益,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备赛的核心,在于团队协作、精准选题与科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组队时,他们寻找目标一致、专业互补且乐于并肩作战的成员,有人擅长数据建模,有人精于文案撰写,彼此配合默契;选题紧扣政策热点与民生需求,从往年获奖的优秀案例中汲取灵感,寻找创新突破口;每一步研究方法的选择,都以服务研究目标为准则,拒绝为复杂而复杂。
报告撰写注重逻辑连贯,从背景自然过渡到调查目的、方法与结论;展示环节用简洁的PPT突出核心,以新颖形式吸引评委;答辩前通过反复模拟,梳理应答思路。备赛期间,更要衷心感谢老师们的全程护航,从选题方向的精准把控,到展示技巧的细致指导,每一次鼓励都给予他们坚定前行的底气。
在专科组比赛中,学校费县校区3支参赛队伍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的调研方法和出色的现场表现,从全国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沂’脉相承——多维视角下临沂现代红色旅游调查研究”项目,聚焦数字经济时代沂蒙红色旅游创新,系统探究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旅游需求的契合路径。研究通过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综合运用SERVQUAL-IPA模型等方法,揭示其在文化传播、服务质量等维度的优势与短板,提出传播轻量化、服务智慧化等策略,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参照。
“鲁乡学府寻膨味,齐地青春探爱踪”项目聚焦山东地区大学生,研究狗牙儿食品品牌认知与消费偏好。团队综合运用线上问卷与线下访谈相结合、实地商超观察及Python爬取等方式构建多维度数据体系。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听过且购买过狗牙儿,锅巴等受欢迎,但存在宣传不足和健康担忧等问题。项目针对性提出产品、营销、品牌端三大策略,助力狗牙儿精准触达Z时代,突破区域发展瓶颈。
“金丝千载承古韵,枣香万里启新章——代际消费视角下乐陵小枣的精准破局之道”项目聚焦乐陵小枣这一千年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代际消费困境,通过Python爬取电商评论与450份分层调查问卷,结合SWOT-PEST模型与情感分析相结合,首次构建"年龄-偏好-渠道"三维决策树,探索覆盖不同年龄段的精准营销策略,为农产品品牌升级与精准营销提供新视角,为同类农产品提供可复制的推广经验。
提到参赛经验,他们说团队协作要跨专业互补,打破壁垒激发合力,通过高频沟通消除隔阂;实践环节中,专业知识与一线操作紧密结合,确保“小切口深调研”原则落地,选题紧扣社会热点优化设计。数据分析可采用轻便工具处理数据,确保结论直观适配真实场景;策略输出以“落地性优先”为准则,兼顾前沿创新,最终,“小而美”方案以低成本、高实效赢得评审青睐。项目不仅产出实用商业洞察,更启蒙成员的跨学科思维、抗挫折能力及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实战能力和综合素养。比赛核心逻辑——知识转化与思考力展现,被参赛者誉为“从校园到社会的关键跳板”。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各个学院紧密围绕学校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思路,建立了竞赛工作专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全力做好全过程的策划与辅导,激励更多学子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奋勇争先,再创佳绩。(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