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4日讯(记者泮晓阳)7月4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榜样在身边”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七场,邀请到四位扎根一线、锐意进取的先进代表与记者见面交流。
农技推广“讲——教——盯”,田间地头有“真经”
姜新是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一名农技推广研究员。结合多年的指导经验,他琢磨出了农技推广“讲——教——盯”三步工作法:对于有共性的问题,必须“讲”,让农民知晓、学透;讲完了,还要进农田、钻大棚,手把手地“教”,让农户不仅知道该干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干;最后一个环节“盯”是不可或缺的。姜新说,要盯着群众干完,“盯得紧了就干得彻底、完成得好,稍一松劲,就前功尽弃。”
农业技术是一门实践科学,它不仅需要农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每年在农忙时节,姜新会利用周末和傍晚农民闲散在家的时间进村入户培训农技知识,解答农户疑问,让他们及时掌握先进模式和关键管理技术。围绕农业基地、合作社开展点对点帮扶,帮助它们破解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推动农业增效,产业升级。十几年来,定点指导的农业企业多达30家。也就是这份成就感和幸福感,20多年来,让姜新不畏严寒,有求必应、随叫随到。20多年里,姜新先后开展技术讲座400余场次,涉及村庄300多个,累计培训农民5000余人,破解农业生产实际问题700余个。姜新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聊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
从金银花致富到AI直播带货乡村经济“双引擎”激活
钟生硕现任高庙王镇徐山斗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山斗村党支部书记。
2018年,钟生硕返乡创业,成立了阳谷县高庙王镇徐山斗村欣欣源家庭农场,主要从事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种植,从此,“金银花”开满了村民们的“致富路”。
钟生硕表示,金银花需要人工采摘。每年金银花采摘期间,能覆盖村里及周边800余名劳动力摘花,每月每人增收1500元左右,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同时通过流转土地、建设冷库和采购40余万元机械设备,引导发展20户种植金银花示范户,每亩净收入达到6000元。2020年欣欣源家庭农场评为“省级示范场”。2023年,钟生硕的家庭农场还为周边村庄的残障人士提供工作岗位。
2024年8月起,钟生硕带领村民入驻电商直播平台售卖阳谷手工粉条,手工粉条成功售出15万余单。现在借助电商平台的AI数字人直播模式,仅3个月时间,直播间便实现月入百万元。通过今年山东省农广校组织的乡村CEO学习,钟生硕深知电商运营团队的重要性,便成立了50余人的电商队伍,每天各平台轮流直播,截止现在全网带货视频浏览量达到15亿人次,依托电商的引入,帮助千余人增收。钟生硕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乡村好青年”“聊城市乡村之星”、聊城市高素质农民“百名拔尖学员”。
北邮毕业生返乡养羊从亏损40万到带动200余户群众增收脱贫
薛景霞是阳谷鸿运牧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201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他,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辞职回乡创办养羊育种企业。
薛景霞的老家阳谷县高庙王镇前薛村养羊已有100多年历史,但没有人做过规模养殖。2014年,薛景霞通过银行贷款、亲友资助等方式筹款100多万元,建了第一个养殖场,但是由于欠缺科学的养殖管理知识,原计划3个月出栏的羊,养了7个月才勉强达到出栏标准,一下子就亏损了40多万元。
薛景霞总结了管理、营养、免疫、技术4方面教训,深知养殖知识的不足,通过当地畜牧局的引荐,去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去学习。当时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试验羊场正在从事鲁西黑头羊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充分了解这个新品种的优势以后,薛景霞决定加入鲁西黑头羊新品种育种组,在农科院试验羊场学习了半年的时间,充分掌握了科学的管理饲养方法。
后来,薛景霞决定从市场引进200只杂交母羊,经过努力,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年出栏5000余只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2016年,养殖场步入稳健发展期,薛景霞开始实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送羊还羔”,免费发放基础母羊,并统一进行饲料、防疫、配种、销售等管理,截至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群众增收脱贫,每只母羊每年可为农户带来3000—4000元利润。薛景霞也被授予了省级“乡村好青年”“归雁兴聊返乡兴业”优秀企业家、“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
“葡萄村”合作社破局三年内营收超1200万
朱坚现任韩集镇石海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自任职以来,他一直在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村民致富方面下功夫。2018年以来,他积极协调涉农企业,先后引进芳香文化博览园、库肯霍夫农场、聊河农业等4家涉农企业,成立了村集体控股的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些企业共流转土地3300亩,该村土地流转率达到了90%以上,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百姓实现就近就业。
据了解,石海子村有着较长的葡萄种植历史,但是一直存在种植散、品牌弱、销路少、效益差的问题。经过朱坚和同事们大量的走访调研、外出学习,决定成立由党支部领办的百优果蔬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之初阻力重重,成员一度不足10户,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信任,朱坚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逐户走访算好“三本账”——以统购统销降低成本的“经济账”、通过品牌运营提升附加值的“发展账”、实现抱团取暖抵御市场风险的“长远账”。实现了村民们从“要我入社”到“我要入社”的转变。
合作社成立后成效显著,当年葡萄种植效益便实现了25%的提升,紧接着就乘势而上,又流转了85亩土地,规划建设21个高标准精品果园大棚。高昂的建设成本一度让朱坚和社员们犯了难,但好在社员当中卧虎藏龙,焊工就有好几个,大家一致决定自己建大棚。于是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社员们吃住几乎都在工地,为大棚建设缩减了近40%的建设成本。
如今,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合作社经营收入三年内突破1200万元,核心产品阳光玫瑰葡萄创下单品年销400万元,带动社员户均增收2.8万元、村集体增收12.6万元,累计为213户村民发放公益果蔬5.8吨。目前,合作社已成为带动该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朱坚也先后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省级担当作为好书记”“齐鲁乡村之星”等荣誉。
责任编辑:连峰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