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非遗传承人高纪望:守护沉甸甸的文化记忆

2025-07-04 17:31:55中国网

清晨的湖南省吉首市八月楼菜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特殊的菜农正熟练地整理着摊位上的瓜果蔬菜。他叫高纪望,今年57岁,曾是河溪镇龙舟非遗传承人,如今却在这方寸摊位间守护着一段沉甸甸的文化记忆。

从龙舟非遗传承人到普通菜农,高纪望的人生轨迹为何会发生如此转变?7月3日,吉首大学文传青年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河溪镇,探访了这位曾经的龙舟技艺守护者。作为一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高纪望的家族世代传承龙舟技艺,他本人更曾带领队伍在多项重大赛事中屡创佳绩。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项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

龙舟记忆:水花里的信仰与荣光

高纪望介绍了河溪镇“六月六”传统节日的盛况。这个在当地堪比春节的重要节日,龙舟比赛不仅是欢庆活动,更蕴含着祈求风调雨顺的深厚文化内涵。“其实作为农民来说,我们想法很简单的,就是想求一个风调雨顺。而且神奇的很哝!每次到这个‘六月六’前天气比较干旱,我们一赛龙舟啊就下雨啦,每次都是这样!”高纪望笑着说道。这份被乡亲们视为“龙王赐福”的吉兆,正是农耕文明最朴素的信仰写照。

谈起往昔的龙舟盛事,高纪望如数家珍:庄严的猪头祭江仪式,壮汉们齐心协力扛舟下河的震撼场面,比赛中桨叶翻飞激起的三尺浪花……作为曾经的龙舟好手,他带领的队伍战绩斐然:1994年岳阳国际龙舟赛非职业组亚军、1998年沅陵龙舟赛第二名、2014年湘西自治州“屈原杯”第四名等。提及这些荣誉,这位年近花甲的汉子脸上仍会浮现出少年般的自豪神情。

断桨之痛:当鼓声渐渐沉寂

然而,曾经的盛景已成追忆。如今的河溪镇“六月六”,再也看不到彩旗招展、百舸争流的壮观场面。高纪望坦言,龙舟文化的式微源于多重因素: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村民参与热情减退、活动经费短缺,以及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人手不足。“龙舟对老一辈来说是精神寄托,但现在这种氛围已经大不如前了。”他无奈地表示。

当越来越多的“高纪望”从文化传承人变为技艺守艺人,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项传统技艺,更是一方水土的文化根脉。如何让龙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与民间智慧的共同发力,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乘风破浪”,驶向未来。

【责任编辑:郭旭】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