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大水“围城”、交通受阻、人员被困……连日来,持续强降雨使贵州都柳江流域上的多地发生洪涝灾害,灾情、险情迭出。
交通线就是抢险救援的“生命线”。全省交通系统拧成一股绳,连夜调动人员和机械设备、火速驰援道路清淤、展开施工抢修,“钉”在防汛救灾最前沿。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尤其刚过去的几天里,黔东南州榕江县遭遇历史罕见汛情,交通人分秒必争,竭力抢通受损公路、桥梁……恢复路网畅通。
一次次向险而行,一场场高效救援,贵州交通人迎难而上、逆“水”出征,在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筑起了坚强“战斗堡垒”。
抢险救灾冲在前
6月24日上午9时,洪水涨潮。榕江公路管理段工作人员在边疏散群众边撤离的过程中,发现了被困在滨江一号小区内的七十多岁的张大妈。
“水涨到我脚边来了,还好有你们拉住我!”危机时刻,正是公路段的人牢牢抓住了这位老人的手,劫后余生的她眼含热泪。
此时的榕江,一再升级的暴雨预警信号,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极端强降雨天气。
“集结号”吹响,榕江公路管理段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赶赴灾毁一线,青年志愿者们到榕江县主干道滨江大道开展防洪值守。
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叠加影响,榕江县境内平永河、寨蒿河、都柳江水位持续快速上涨,县城多处低洼地带被淹,防洪压力巨大。
暴雨断路,外部物资只能通过人力步行一路泥泞艰难送达……
一刻也等不起!6月25日至26日,凯里公路管理局机关及凯里、雷山、黄平、天柱、镇远公路管理段组成应急队,翻山越岭陆续抵达榕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6月27日晚,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成立榕江县灾毁公路抢通突击队,星夜驰援灾区。
“我们要迅速抢通榕江县辖区内国省道及农村公路,必须保障群众安全出行与应急物资运输畅通。”省交通运输厅主要负责人语气坚定。
越是面对灾害,越是检验担当。贵州交通系统秉持“分秒必争、能快则快”的原则,高效开展救援抢通工作。
洪灾中的逆行身影
“在赶往榕江的路上,心里盼着快一点、快一点、再快一点!”贵州交通突击队员们,一夜未眠。
6月28日9时,由省公路局副局长宋人武带队的首批22人突击队集结完毕,并已抵达榕江北收费站。
一团火散开便是满天星,队伍立即分赴古州镇、八开镇、定威乡、兴华乡、平江镇、三江乡、乐里镇等受灾严重乡镇开展现场勘察和抢通作业。
抢通突击队根据乡镇及现场需求,划分为7个突击分队和1个机动队。每个分队均配备2名设计专家和1名施工单位负责人,构建起“技术研判+现场指挥”的高效决策体系。
队伍成员包括来自贵州省交勘院和贵州省公路设计院的16名路线、地质、桥梁专家,以及贵州省公路集团、贵州路桥集团、贵州桥梁集团、贵州省建养集团的4名施工企业负责人。
各施工单位调配200余名作业人员和49台(套)施工机械设备直抵各乡镇,全力投入抢通。此外,贵州高速集团也于6月27日迅速响应,出动抢险救援车辆46辆,选派78名救援人员组成抢险救援队,投入榕江县灾后交通恢复和基础设施重建工作。
不止是榕江,都柳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6月24日,从江过境洪峰流量高达15824m³/s。面对汹涌来势,贵州省港航集团闻“汛”而动,筑牢防线。
省港航集团依托与从江县防汛指挥部的协同机制,通过精准研判洪水走势,科学调控泄洪闸门,在保障枢纽安全的同时,为下游群众转移争取到宝贵时间。
集中调度四级枢纽站防汛
从6月23日凌晨4时启动Ⅳ级响应,到24日升级至I级,再于25日逐步降级并全面解除警戒,30余小时连续奋战。
哪里有汛情,哪里就有冲锋陷阵的逆行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托起希望的勇毅担当。
为打赢防汛抢险救灾这场硬仗,贵州交通人连续作战,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勠力同心,共同构筑起守护交通动脉的坚固防线。
希望在新土里扎根
就在贵州交通突击队成立的三天前,卡车司机游国春还命悬一线。
当日清晨,G76厦蓉高速猴子河特大桥引桥因强降雨垮塌,游国春驾驶的货车车头冲出桥面,悬在高空。
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应急、公安等部门紧急赴现场指挥抢险,制定绕行方案,将游国春成功解救,未造成人员伤亡。
而这位“全网最幸运卡车司机”,看到新闻里贵州榕江洪灾的画面,再也坐不住了。
7月1日,游国春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正在老家江西紧急检修车辆。
7月2日,游国春再次开车前往贵州,带上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质驰援榕江。
“感谢当时贵州所有在场的救援人员,给了我‘二次生命’。如果有爱心网友想去贵州送物资,我免费去送。”
获救司机游国春
危机中的冷静、平安后的奉献,完美地在游国春的身上融为一体。这一次,他方向盘转动的地方,从日常的货场变成了急需援助的灾区。
从“被救者”到“施救者”,这一幕场景令人感动。面对无情的天灾,党心与民心始终在一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抗洪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要冲锋在前、永不退缩,大家有没有信心!”贵州高速集团78名应急队员在队长吴晓青的冲锋号令下,朝泥泞中走去。
按照当地网格化救灾机制,队员被分为6组,在各自网格内开展清理污泥淤堵、拖运水泡车辆、转运救灾设备等工作,大家每天至少要工作16个小时。
何祥礼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6月26日,当他抵达榕江县,眼前满是洪水肆虐后留下的痕迹,这个大男人直言不忍心看:“眼泪水都快包不住了。”
救灾中的何祥礼
来自遵义营运中心的他,拥有12年高速应急救援一线经验。在贵州高速集团发出号召组建救援突击队的第一时间,何祥礼二话不说就主动请缨加入团队。
“虽然长期在救援一线,但当下的救援环境比较复杂,淤泥快要漫过我的小腿肚。”何祥礼告诉记者,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狭窄的巷道,只能徒手一点一点去扒。
暗涌的漩涡、沉重的淤泥、随时坍塌的危房……副队长李小松创新采用“先勘测、再分组、后突击”模式,不停歇地安全转移车辆,累了就站着歇一歇。
贵州高速集团救援队在拖运水泡车辆
6月28日,洪峰杀了个“回马枪”,再次向榕江县城袭来,距离上次洪峰过境仅3天。
当山洪退去,“开荒”成了返回家园的第一道难题。
“太感谢公路人!没有你们帮忙,不知道要清理到什么时候。”榕江县古州北路街道的居民哽咽着说。
凯里公路管理局党员干部以“青橙行动”为令,他们手持铁锹、扫帚、高压水枪等工具协助群众铲除淤积泥沙,修复城市,畅通循环……
公路志愿者和应急队员一起清理城区淤泥(邓家羽摄)
奔赴国省道、农村公路抢险一线和受灾城镇的每一个角落,满身的泥泞和汗水成了公路人的日常。
“哪里最危险,我们就冲向哪里!”来自贵州交投集团的突击队员顶着暴雨,在泥泞中布设警示标志、劝阻群众避险,竭尽所能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水退,路通,人进,网通。目前,榕江县城主干道已恢复通行,当地垃圾清运、救灾物资发放等工作正在抓紧开展,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正常。
凯里公路管理局应急突击队在国道321线清理路面淤泥(陈沛亮摄)
7月3日,随着最后一段受阻道路恢复畅通,贵州公路集团灾毁公路抢通突击队圆满完成榕江县兴华乡、定威乡的抢险保畅任务。
得知突击队即将撤离,兴华乡、定威乡上百名身着节日盛装的群众聚集在街口,举行了一场朴实而热烈的欢送仪式。
村民们将精心准备的红鸡蛋送给突击队员
乡亲们将精心准备的染色红鸡蛋送到每一位突击队员手中,以最淳朴的方式,表达对公路抢通突击队的感谢。
傍晚,榕江县的路灯亮了起来。灯光下,一群公路人的身影还在忙碌。不远处,炊烟升起,希望在新的土壤里扎根……
【记者手记】:
救援队罗卡在救援期间仍带着腿部旧疾,但只要一接到救援指令,他便把药物往衣兜里一揣,立马投身抢险救灾一线,生怕给队伍拖后腿。
高速人罗积彬的家被洪水淹没,怀孕的妻子因身体不适,需尽快到贵阳医院进行检查,但肩负抢险重任的他,却选择留守榕江和队友们并肩作战。
郎洞航电枢纽站水位涨至221米时,厂房墙体渗漏险情,副站长张强带领队员争分夺秒,用塑料膜和混凝土封堵渗漏点,遏制险情扩大。
温寨航电枢纽站巡查人员发现上游失控船只漂向闸门,赵大明、梁正安、李森等3人分工协作,成功牵引船只避险。
洪灾中,一个个交通人的身影重叠,生若泥土,默默无闻,却心若火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力维
编辑姚梅
二审王淑宜
三审岳振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