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猴子河特大桥,因持续强降雨诱发山体滑坡,导致引桥发生垮塌。因提前预警、及时封路,山体滑坡和桥梁垮塌未造成人员伤亡。
这样的结果,两个环节至关重要。首先,险情发生时,事发区域内的“结对明白人”及时敲打盆制造响动、提醒大家避难,村民及时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其次,交通部门发现猴子河特大桥引桥桥体变形,对情况做到了清楚明白,立即对上行路段实施交通管制,而后根据实际情况将管制范围扩大到双向路段,避免了更大伤亡和损失。可以说,由于“结对明白人”和交通部门果断行动,才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防范自然灾害,预警排查、转移避险、应急抢险、保障安置等环环相扣。其中,预警和避险对降低灾害损失的重要性尤为关键。以上事例中,发生灾害的都江镇,提前对全镇的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盯防,组建三支防汛队伍下沉驻点,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实时了解雨情情况、异常情况、人员转移情况。发生滑坡的新合村,则选取部分身体较好头脑灵活的村民,将其培训为“结对明白人”,出现险情就由他们带领其他村民有序撤离,“以点带面”形成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网”。“末梢神经”被激活,村民互为彼此的“眼睛”与“耳朵”,应急救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
防灾救灾、应急救援,成效体现在末端、落实的关键也在末端。把“防”的举措真正落实到一线、贯彻到基层,需要大量有责任心懂应急的明白人,充分发挥应急救援机制的效能,更好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李海钦
编辑金妮
二审伍少安
三审蒋叶俊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