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洁清实习生袁垚鑫
为及时有效监测企业在社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风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通过壹点智库品牌大数据平台,定期跟踪、监测和评价A股上市公司的ESG风险,并进行重点报道。
6月16日-6月22日,本周有1031家A股上市企业被央媒省媒报道过敏感信息。与上周相比,敏感信息量下降的有839家,信息量增加的有740家。
本期ESG风险敏感信息涉及农业生产、消费者权益保护、供应链管理、企业合规与诚信经营、信披透明等问题。从ESG层面分析,主要涉及环境(E)、社会(S)、治理(G)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打开购物平台搜索鸡蛋,富硒鸡蛋、虫草鸡蛋、无抗鸡蛋、谷物鸡蛋等种类繁多、价格各异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散装鸡蛋价格约2.79元/斤(大约8至12颗),而加上“富硒”“虫草”“无抗”“谷物”等概念后,同等重量规格的鸡蛋价格竟翻了2到4倍。这些带有特殊“头衔”的鸡蛋,真的更具营养优势吗?
“无抗鸡蛋”标准不一,有食安隐患
在众多“头衔鸡蛋”中,“无抗鸡蛋”近期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据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5月8日发布的通告,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销售的,由小町蛋业(山东)有限公司生产的保洁无抗鲜鸡蛋,被检测出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所谓“无抗鸡蛋”,即无抗生素残留的鸡蛋。北京市蛋品加工销售行业协会会长王忠强指出,当前市面上的无抗鸡蛋可分为“全程无抗”与“结果无抗”两类。“全程无抗”要求鸡在饲养、疾病防治等整个生产过程中都不使用抗生素。这种模式实际操作难度大、成本高;“结果无抗”则仅需保证最终售卖的鸡蛋中检测不出违禁抗生素。目前,能够实现“全程无抗”的多为有资源、有能力的大企业,在无抗鸡蛋市场中仅占20%-30%,更多养殖主体是中小农户。市场上大部分企业宣称的无抗鸡蛋,多属于“结果无抗”,虽与“全程无抗”存在差异,但也是减少药品滥用、提升食品安全的进步体现。
然而,“无抗鸡蛋”市场面临着严重的标准混乱问题。据新京报报道,该类鸡蛋的认证机构、依据、标准均不统一,业内人士也尚未就其标准达成共识。从各地标准来看,差异显著:辽宁省地方标准《无抗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B21/T3768—2023)将无抗鸡蛋定义为“不含抗生素的鸡蛋”;西安市地方标准《规模养殖场无抗鸡蛋生产技术规范》(DB6101/T157-2020)规定,无抗鸡蛋应为“80日龄后的蛋鸡养殖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抗生素以及化学合成类药物生产的鸡蛋”;安徽省饲料与健康养殖行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标准《无抗鸡蛋生产技术规程》(T/AHSX7—2023)中,无抗鸡蛋则是“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的要求,蛋鸡开产前20日至淘汰,全程产蛋期使用无抗技术,不添加抗生素无药物残留或违禁药物的鸡蛋”。
“头衔鸡蛋”噱头大于实质
事实上,不只是“无抗鸡蛋”存在问题,其他“头衔鸡蛋”也并非都具备显著营养优势。据央视新闻报道,以富硒鸡蛋为例,虽然其硒含量略高于普通鸡蛋,但通过食用富硒蛋来补充硒元素的效果并不理想,牡蛎、南瓜子、腰果、带鱼、牛肉等食物中的硒元素含量远超鸡蛋。被商家宣传为“绝对无菌”的无菌蛋,实则细菌含量仅相对较低,更准确的叫法应为“少菌蛋”,其与普通鸡蛋在营养方面并无明显差异。谷物鸡蛋商家宣称鸡在饲养过程中全程使用谷物饲料,但鸡属于杂食动物,仅饲喂谷物会导致鸡蛋中的维生素含量降低。
豆制品标注含量处于空白地带
食品市场中的标准缺失问题,不仅存在于鸡蛋领域,大豆蛋白等成分的使用也面临类似困境。据北京商报6月20日报道,市场上不少含肉的速冻食品配料表中,都会出现“大豆蛋白”“大豆组织蛋白”“膨化豆制品”“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拉丝蛋白”等成分,但却不标注其含量。例如,三全食品(002216.SZ)猪肉大葱灌汤水饺配料表中的“大豆蛋白”、湾仔码头京葱猪肉水饺中的“大豆组织蛋白”等。
食品研发工程师、科普作者钱程表示,“膨化豆制品”“大豆组织蛋白”等大豆蛋白类似成分本身无害,营养价值也与肉类蛋白相仿,生产商添加这类成分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由于食品配料表中很多成分不必注明含量,消费者需警惕这类存在“信息差”的产品。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指出,速冻水饺食品配料中大豆蛋白类似成分含量标注缺失,是因为在现行国家标准中,它们被归为豆制品,适用的国家标准未强制要求标注具体含量。我国在植物基肉制品或组织蛋白方面尚无国家标准,导致监管体系存在空白地带。
食安问题频发
大型商超也难以幸免鸡蛋带来的食安问题。早在2019年,家乐福、沃尔玛等也曾因销售的鸡蛋或其他农产品兽药残留超标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家乐福部分门店销售的绿农一品杂粮蛋,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沃尔玛云南部分分店销售的黄瓜山琪林土鸡蛋,恩诺沙星不符合规定。
2023年,深圳市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卓悦汇购物中心店(永辉超市601933.SH)曾因销售不合格乌鸡蛋,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监管局罚款5885.05元,相关责任人被罚款500元。
食品安全无小事,无论是“头衔鸡蛋”还是其他食品,都需要商家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同时也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标准和认证体系,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消费者自身也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理性看待各类食品宣传,学会辨别真伪和质量优劣,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
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高价但实际营养优势不大的产品;另一方面,行业标准的不统一、认证体系的混乱,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产品的真伪和质量优劣。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