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郑州通讯员续轩李年仓王琴琴济宁报道
汛期来临,东平湖管理局汶上管理局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通过“六位一体”举措系统推进防汛备汛工作,为打赢水旱灾害防御战做好万全准备。
无人机巡查
查险固防筑牢防洪“硬屏障”
“工程隐患是防汛的‘头号敌人’,必须见底清零。”在3月初的防汛工作会上,汶上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会涛强调。
为摸清工程底数,东平湖管理局汶上管理局迅速行动,由分管领导带队,抽调技术骨干和巡查人员成立专项检查组,对辖区堤防展开全面排查。
巡查人员采取“空中+地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人机沿堤线航拍,捕捉整体情况,巡查人员徒步重点查看堤顶路面、备土区和排水设施等关键部位。针对发现问题,巡查人员逐一登记造册,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彻底消除工程隐患。
该局还同步推进黄河防汛宣传系列活动,通过深入社区、村庄广泛宣传防洪减灾知识,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进一步增强沿湖群众保堤护堤意识,为汛期工程安全运行筑牢“物理屏障”。
水政执法
依法行政守好河湖“生命线”
清晨的东平湖大堤上,一队身着深蓝色制服的水行政执法人员正在进行例行巡查。
突然,执法人员停下脚步,蹲下身仔细查看堤脚处的新鲜车辙。“这痕迹不对,像是有人夜间偷倒垃圾。”执法人员立即掏出执法记录仪进行取证。
近年来,东平湖管理局汶上管理局强化水行政执法监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狠抓水行政监察队伍能力建设,通过季讲课、月研讨、周学习等方式,全方位提升执法队伍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以执法利剑强化河湖保护治理。
同时,东平湖管理局汶上管理局积极构建水行政联合执法协作平台,联合县河长办、司法局、公安局等10余部门,通过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巡查、案件协查、会商督办等机制,重点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侵占河湖岸线、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着力解决跨部门、跨区域执法难点问题,真正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的转变。该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普治并举,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注重创新载体方式,发挥普法长廊、黄河文化公园等阵地作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黄河、东平湖安澜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
精修预案织密应急“保障网”
5月20日,东平湖管理局汶上管理局防汛会商室内气氛热烈,一场关于《2025年汶上县东平湖防洪预案》的评审会正在紧张进行。与会人员围绕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处置流程的顺畅程度等展开深入讨论,逐条推敲、反复论证,确保预案科学严谨、切实可行。
“防洪预案不是纸上谈兵,必须管用、好用、实用。”汶上管理局防办主任王士安在评审会上强调。今年来,该局坚持问题导向,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目标,结合历年防汛经验和今年水情预测,对预案进行全面修订,重点优化了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抢险队伍调度等关键环节,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每个流程环环相扣、责任到人。同时,该局主动与县水务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对接,及时更新县防指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确保指挥体系畅通无阻。此外,该局还充分吸纳沿湖乡镇意见建议,使预案更符合实战需求,做到了预估险情切合实际、抢护措施详细。
普法宣传
河地融合绘就防汛“同心圆”
防汛不是“独角戏”,而是多方参与的“大合唱”。东平湖管理局汶上管理局立足单位实际,紧扣“河地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健全责任体系、强化联动机制、夯实群防基础等举措,推动形成防汛工作合力,全力保障辖区防洪安全。
该局积极对接地方政府,推动印发《汶上县黄河防汛职责》,首次以制度形式明确县政府、防指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的防汛职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同时,该局联合沿湖乡镇细化制定《乡镇防汛履职事项清单》,将防汛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确保责任链条无缝衔接。该局依托河长制平台,与应急、气象、水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及时掌握汛情动态,科学研判防汛形势,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绘就防汛“同心圆”。
科技赋能打造防汛“智慧圈”
“以前跑断腿都查不完的堤防,现在无人机飞巡很快就能完成,科技真是给治黄人插上了翅膀啊。”东平湖管理局汶上管理局阳城坝管理段段长吕其华感慨。
身处治黄工作的最前沿,该局深刻践行“科技治黄”理念,推动防汛工作从传统“人防”向“技防”“智防”提档升级,依托“视频监控+无人机+人工巡查”的立体化巡查模式,深化“三个全覆盖”应用,打造高效精准的智慧防汛体系,防汛工作实现了从“人巡为主”到“科技赋能”的转型升级。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固定岗哨”,在重点堤段布设“电子眼”,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监测;无人机化身“空中卫士”,以高频次、全覆盖的飞行巡查,快速掌握堤防全线动态;人工巡查则作为“现场终端”,通过实地核查确保技术精准落地。同时,该局依托山东黄河“智巡”APP一体化平台,形成“问题发现、快速上报、闭环处置”的工作机制,推动巡查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水尺校核
严管细护夯实工程“健康基”
工程管理是防汛的“基础课”,容不得半点马虎。仲夏时节,汶上东平湖堤防上整齐的堤坡植被、规范的警示标志、忙碌的巡查人员,无不彰显着标准化管理带来的新气象。
作为防汛工作的“生命线”,东平湖管理局汶上管理局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从制度、队伍、养护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在制度建设上,该局细化防汛工程管理规范,制定涵盖巡查频次、隐患上报、应急处置的全流程标准,确保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队伍建设中,该局通过学理论、重实操强化人员技能,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应急反应速度,打造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该局实行堤防养护“网格化”,将堤防工程主体及附属设施划分责任区,对堤坡植被实行定期修剪、病虫害防治清单化管理。如今,该局标准化管理显著提升堤防工程面貌,工程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为筑牢防洪安全屏障奠定坚实基础。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