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行业冥灯”的李亚鹏,最近又有了新动态。
5月13日,李亚鹏的妻子海哈金喜发布视频,说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为了缩减开支。
他们不得不从之前的大平层,搬进一个普通的小区。
尽管房子看上去比一般北漂的大,但跟以往的豪宅根本没法比。
房东留下的床头破损的床,也被他们照单全收。
而这次搬家,作为家中男主人的李亚鹏出差了,海哈金喜自己承担起搬家重任。
也许是经济确实吃紧,也许是为了省钱。
在海哈金喜的搬家视频里,并未请人专门清洁整理。
整个过程,都是她和妈妈、弟弟一起完成的。
一个之前风光无限的明星,动辄几十亿投资的老板,为啥现在过得如此“接地气”?
这不禁让大众十分疑惑:李亚鹏又投资失败了?
视频一发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在评论区,我看到不少类似的评论:
“幸好我菲跑得快。”
“这些年投资做生意,不知道亏了多少,王菲要是不跟他离婚现在养老钱都要被霍霍完。”
大多数人都认为,王菲当初做了个正确的决定,否则现在要被他拖垮。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的新闻。
就在4月下旬,谢霆锋时隔20年再开演唱会,王菲低调现身。
当谢霆锋唱起两人的定情曲时,王菲宛若少女一般,随着节拍轻轻起舞。
而这场时隔20年才开的演唱会,门票一经放出就秒空,据说票价最高炒到了17万一张。
难以想象,谢霆锋又赚到了多少。
不少网友给出了扎心的评论:
“同样是做生意,李亚鹏做啥亏啥,难怪王菲选谢霆锋。”
“比李亚鹏会赚钱。”
“李亚鹏那个不是赚钱,是干什么亏什么。”
作为王菲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两个男人。
一个做生意干一行亏一行,一个混得风生水起大众也总喜欢拿两个人做比较。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好好谈一谈:
李亚鹏和谢霆锋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李亚鹏曾发长文回顾创业史,有句自我评价十分精准:
“我人生的最大错误,就是我的情怀远大于我的能力。”
这句话贯穿了他的前半生。
出道即巅峰的李亚鹏,手握多部经典作品的男主,这几乎是给他的人生,上了一层养老保险。
只要他自己不“作”,后半生也能过得十分舒服,但偏偏他有一颗从商的心。
李亚鹏做过很多投资,但其中最有名的一项,就是打造丽江雪山艺术小镇。
2008年,李亚鹏拿出自己的资源和钱,准备在丽江开发房地产。
他想得很美好,雪山的冷冽和圣洁,加上丽江独特的自然风光,不正是现代人向往的田园牧歌生活吗?
当然,靠着自己这点钱肯定是搞不起来,李亚鹏很快找来了金主。
金主之一泰和友联,投资6000万。
双方约定3年到期,如果项目赔了,他负责赔4000万给泰和友联公司。
后面还拉了很多人进来。
总而言之,在2012年,李亚鹏自称总耗资35亿的雪山项目,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了。
一位施工负责人曾说:
这是他接过的最奢华的项目,李大老板做事完全是一副“但求最好还求最贵”的样子。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尽管多个圈中好友站台,但在2012年,上海房子均价也才2万出头,雪山小镇最小面积的别墅,也卖到了400多万……
毫无疑问,这个项目以惨淡收尾。
负债累累的李亚鹏,将51%的股份作价1.938亿贱卖,而欠下泰和友联的4000万,则迟迟未支付。
2015年,他被对方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这场官司,持续了6年,为了哀求债主延缓债务,李亚鹏甚至带着哭腔说:
“我已经无路可走,需要我跪下,需要我趴下都可以。”
2023年,名下已没有可执行资产的李亚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付出的惨痛代价。
在那个时期,房地产本是赚钱的项目。
但他偏偏要搞情怀,在远郊建别墅,又没有操盘掌控的能力,最终只剩一地狼藉。
但如果就此收手,那他就不是李亚鹏了。
近两年,直播行业兴起,但凡有点小名气的网红、明星,无不赚得盆满钵满。
但李亚鹏的视频,总有点搞“情怀”那味儿。
要么就是“喊节气”视频,每到24节气中的某一个,他就在视频开头扯着嗓子大喊一声,场面显得十分尴尬。
要么就是和“茶友”相聚,动辄几百万的茶杯,上千万的古董,甚至上亿的青花瓷瓷器。
情怀是拉满了,钱也花了很多,但受众的定位确实模糊不清,直播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如人意。
他又弄钱投重资金研发白酒,却因为定价高、包装低廉,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后又买茶园,也是一地鸡毛。
从诠释众多经典角色的大明星,到屡屡投资失败,沦为“老赖”。
电视剧中豪气干云的大侠,在经商中却始终不能接地气,最终也为自己的错误买了单。
其实回过头看,李亚鹏的开局十分顺利,但他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在我看来,李亚鹏并不适合当老板,因为他缺少一个管理者的杀伐决断。
2000年,李亚鹏担任制片人,他给自己的电视剧投资800万,成本是其他电视剧的两倍多。
这些钱并不全都花在制作上。
李亚鹏介绍,剧组从主演到场工,往返全部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每天都有数不尽的冷饮、水果。
当时有员工仗着他好说话,提出“从机场回家,打的士的钱先预支一下?”
他也欣然同意。
李亚鹏还很容易被员工坑,据了解他的人说:
他对财务和管理把控得不严,也就出现了很多财务漏洞,让他损失惨重。
李亚鹏的种种做法,不像一个创业者,一个管理者。
他拉不下脸,狠不下心,不习惯用严明的规章制度约束员工,也就注定了后面的失败。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好人。
但要创好业,光人好是没有用的。
前妻王菲曾评价李亚鹏:
投资布局就像八爪鱼,毫无章法。
创业不同于兴趣爱好,更不是当明星。
既要有严格的背调,要有管理体制,还要谋篇布局,需要细致到方方面面。
光靠情怀,或者个人魅力,最终只能是惨淡收场。
巴菲特曾表达过一个投资观点,他所中意的商业模式,最好同时符合两个标准:
一是有提价能力,二是不需要投入过多额外资本,就能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而谢霆锋呢,与李亚鹏重资产高风险的投资不同。
谢霆锋的投资模式是:
轻资产、少投资、高回报,正是巴菲特喜欢的类型。
谢霆锋在经商上面确实有一些天赋。
首先,他的眼光独到。
2003年,23岁的谢霆锋创办影视特效公司“PO朝霆”,在当年的香港乃至中国,这样的后期制作公司凤毛麟角。
这意味着这个赛道十分宽阔,并且因为谢霆锋是行内人,对于这个行业十分擅长。
在经历一开始的投入收益打平后,朝霆就独家研发了动态追踪技术,包揽了宝马、奔驰等多个高端汽车广告,大赚一笔。
而此后《中国合伙人》、《一九四二》众多电影的后期制作,也被谢霆锋收入囊中。
这个当年联合投资370万的公司,后来市值高达60亿。
谢霆锋的商业眼光,不可谓不独到。
不仅如此,谢霆锋在香港房价大涨之前,就成了“包租公”,在香港核心地带买下多个商铺,妥妥实现了“睡后收入”。
《舌尖上的中国》大火,他又敏锐觉察到其中的商机。
2014年,一档综艺《十二道锋味》成功给谢霆锋打造了“厨神”人设,此后,他在“厨子”的路上一骑绝尘。
当李亚鹏为4000万焦头烂额时,谢霆锋避开红海竞争,切开小众赛道,他靠“卖烤肠”,3年到手15亿。
其次,谢霆锋很懂得扬长避短。
和李亚鹏“八爪鱼”式的商业版图不一样,谢霆锋的每一次投资,都极大发挥了自己的强项,规避了自己的弱点。
做后期公司,他利用自己明星行内人的身份,把更多的资源带入公司。
后来他觉得这个公司的前景到头了,就高位套现、潇洒离场。
做餐饮,他也没有一股脑儿砸钱开厂,而是输出自己的IP和品牌,采用代工贴牌、品牌授权等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事实证明,他的这项策略十分成功,后面他进入潮牌和服装也是如此。
谢霆锋虽然投资众多,但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演艺主业:
做影视后期,是与电影行业息息相关;
卖烤肠,深度捆绑美食综艺;
开演唱会,形成持续曝光度。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他不成功谁成功?
所以,他不是乱投资,而是有很聪明的谋篇布局能力。
他很清楚“谢霆锋”三字的含金量,一旦脱离明星身份,未必还会有那么多人买账。
所以他要最大价值去实现IP变现。
他懂得借势,知道怎么规避自己的短处,还是星二代的出生,这样的人不成功谁成功?
李亚鹏和谢霆锋,其实都有很好的起点。
一个是星路顺畅,出道就接演男主角;
一个是星二代,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
但最终两人却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究其原因,一是认知的差距。
演戏是李亚鹏的强项,他也曾塑造过很多经典角色。
但地产、餐饮、电动车,等等,都是他并不专业的行业。
在一个自己都不了解的行业里,想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显然是很难的。
而谢霆锋,始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去伸出触角,影视制作、食品行业,都是自己熟悉并且热爱的。
这再次印证了一句话:人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
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博主@看看电影听听歌说过一件事。
他接触过李亚鹏的私人助理,对方评价李亚鹏:
当演员时,李曾见过资本的强势,再红的演员在资本面前也很卑微,他就特别向往当老板那种前呼后拥的感觉。
可他骨子里的文青气质,又让他对金钱的概念不深。
李亚鹏曾说:
“我对金钱没有概念,投资就像一个贪玩的孩子喜欢玩具,只是因为兴趣使然。”
这导致他的每一桩生意,都飘在空中,并不踏实。
而谢霆锋就截然相反。
十几岁因为家庭债务,被迫进入演艺圈,很早见识到世间的人情冷暖,在圈内底层摸爬滚打的他,深知钱的重要性。
他也毫不掩盖要赚钱的野心,这成就了他投资的缜密,以及谋篇布局的能力。
其实做生意嘛,为了赚钱,并不丢人。
认认真真、心无旁骛地做,哪怕是很小的生意,也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最怕的是,自己高高飘在空中,没有实战和底层摸爬的能力,没有杀伐果断和运筹帷幄的能力。
光有情怀和理想,最后只能一败涂地。
古语有云:时也,命也,运也。
一个人的人生路径,既有先天环境的因素,也有后天的机遇与运气。
而一个人能拥有的财富,是和你的能力和认知相配的。
当你拥有了自己掌控不了的东西,或者走错一步,最后都会慢慢流失。
当然,惨淡收场也好,飞黄腾达也好。
只要是自己选择的人生,并且能承担相应的代价,旁人就无法置喙。
不管是李亚鹏还是谢霆锋,没有谁的人生印有标准答案,只要每一步无愧于心就好。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