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看着自家地里拔节生长的黄花菜,道真自治县平模社区木良伞组村民韦会良很是欣慰。
“我就盼着村里的公司能发展得越来越好,让我们享受到更多的实惠。”韦会良说,自己和老伴都上了年纪了,种不了太多地,就流转了2亩撂荒地给村里种黄花菜,去年领到分红金1300元。
近年来,道真自治县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基层基础“强双基”、增加村干部收入、保持村级干部队伍稳定性的重要抓手,探索实施“公司化”运营新模式,统筹政策、项目、要素合力,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推动实现共富共享。
图为村民在道真自治县阳溪镇村级集体经济公司购买农资。道真自治县委组织部供图
突出国企带动打造三级经营体系
道路沥青铺设、喷灌管网建设、污水管网建设、路灯安装、波形护栏安装……连日来,在道真自治县2024年农村综合性改革省级示范点建设项目各处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
“作为县属国企,我们与涉及镇村集体经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负责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镇村集体经济公司组织劳务协作、参与管理监督。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预计2025年10月竣工,将带动超200人就业,预计涉及镇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超50万元。”建设项目负责人道真自治县兴投实业有限投资公司董事长助理冯文强介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道真自治县强化县级党委统筹,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统一谋划发展,通过整合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各方面资源,紧跟政策机遇、把握政策导向、整合资源优势,抓项目、争资金、占市场,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据道真自治县委组织部党建服务中心主任冷超介绍,为着力解决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窄、集体经济利益分配难、“三资”监管不规范等问题,道真自治县研究出台了《道真自治县强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措施办法(试行)》《道真自治县发挥国企优势打造经营实体壮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措施,探索“县属国有企业+镇级集体经济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公司”三级联动模式,构建“资源整合、资质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共同体。
“一方面,我们发挥国企资质优势,承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以工代赈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民生项目;另一方面,下沉服务端口,在各乡镇设立分公司,手把手指导镇村注册成立公司,从项目招投标、施工管理到利润分配全流程赋能,形成‘县级统筹资源、镇级联动落实、村级具体执行’的全链条运营机制。”谈及“公司化”运营模式,道真自治县兴投实业有限投资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汪东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道真自治县已逐步推进成立镇级集体经济公司15家、村级集体经济公司91家。
图为道真自治县平模镇平模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农机服务队在开展耕地作业。道真自治县委组织部供图
坚持多方协同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走进位于道真自治县上玉工业园区,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切割、分拣、烘干、称重、包装……一片忙碌作业场景。
“依托‘公司化’运营模式,尹珍街道桑木坝村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通过尹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在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有机肥生产线,按每年6%的比例进行分红,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并为辖区脱贫困难群众分红,户均约800元。”尹真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冉锐告诉记者。
在打造“三级经营体系”的基础上,道真自治县进一步明晰县农业农村、县属国有企业、县内金融机构等有关部门单位及乡镇(街道)在支持镇村集体经济公司发展中的职责,链接和美乡村建设、东西部协作、财政衔接资金、定点帮扶、少数民族发展任务等,推动各类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倾斜聚集,聚焦“项目驱动、‘三资’盘活、自主经营”发展路径,积极拓展物流服务、物业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工程承揽、劳务派遣等实体化运作业务,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道真自治县尹珍街道党工委书记姚克说:“村(社区)在‘公司化’运营之前,各村仅靠本村集体资产出租或通过各类帮扶资金进行利益联结来作为集体经济、公益经济的收入,渠道较窄,潜力有限,不能够做大做强”。
“通过整合政策、项目、要素,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化、市场化运作,改变过去村集体‘项目等政府、资金靠拨款’的被动局面,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汪东说。
道真自治县探索“公司化”运营模式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增强村级自我“造血”功能。道真自治县洛龙镇党委书记刘昌旭坦言。
据冷超介绍,2024年,道真自治县棕坪乡文联村、三江镇云峰村等5个村级集体经济公司通过承接以工代赈项目,累计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超230万元,带动村民就近就业780余人,人均增收约1.25万元。“公司化”运营模式助力全县村集体经济增收约500万元。
图为道真自治县平模镇平模社区居民在社区集体经济项目基地务工。道真自治县委组织部供图
带领群众增收,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手里没把米,鸡都唤不来。”道真自治县洛龙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杨耀一语中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干部干事创业才会劲头更足,村民更信服。
该县通过“公司化”运营模式,实现了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双赢”的同时,建立了公积金、公益金、绩效资金“三金”制度,推行效益分红、贡献分红、集体分红“三次分红”模式,让群众兜里有钱、眼里有盼、心头有劲。
“五一村在2024年度通过集体经济发展共计盈利360940.75元,为村级干部6人共计奖励52000元,其中最高奖励金额12000元。”道真自治县洛龙镇五一村党建指导员李柚说,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切实为村级干部带来了收入,干部对于集体经济发展更有干劲、冲劲、拼劲,对于盘活闲置资源的热情更高。
据统计,2024年,道真自治县洛龙镇通过合作实施高标准农田等项目,累计分红125万元,村集体用分红资金完善了基础设施;旧城镇在易地搬迁安置配套项目中分红60.16万元,用于改善民生;平模镇平模社区小河湾通组公路项目,投资14.97万元,利润1.92万元,全部按协议分红,直接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以前村里发展慢,大家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现在村里有了村级集体经济公司,项目和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了,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家庭挣钱两不误”道真自治县平模镇平模社区院子组村民冯文明感慨。
“作为国企,看到村集体经济壮大、乡村面貌改善,更坚定了我们深耕基层、助力共富的决心,未来将继续以项目为纽带,带动更多镇村实现共赢。”道真自治县兴投实业有限投资公司法务部经理、兼垣和公司副总经理黄露萍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良胜
编辑晏惠轩
二审孙蕙
三审张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