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找到大败的原因了,撤换全部阵风导弹,要跟巴军战第二场?

2025-05-22 11:02:21国际旅游岛商报

最近国际军事圈的大瓜,非印巴空战莫属!印度空军在这场空战里摔了个大跟头,3架阵风、1架苏30、1架米格29都被击落,尤其是被西方吹得神乎其神的阵风战机折戟,直接点燃舆论。这事儿把印度急得团团转,赶紧研究大败原因,结果整出的一系列操作,堪称“魔幻现实主义”大剧,还顺带着把法国也坑得不轻!

先说说印度军方“复盘”得出的结论。他们拍着胸脯保证,阵风战机本身性能杠杠滴,依旧是“主力王牌”,不管是争夺制空权,还是对地对海攻击,都能独当一面。言外之意就是,别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阵风,甚至还建议政府接着下订单。你别说,印度还真这么干了!战前手里有36架阵风,打完仗少了3架,而4月底已经大手一挥,增购26架,其中22架准备部署到航母上,4架拿来日常训练,印度这迷之操作,真让人看不懂。

既然阵风性能没问题,那为啥还输得这么惨?印度军方把锅“哐当”一下扣到了法制“米卡”空对空导弹头上。他们吐槽“米卡”射程太短,才80千米,跟巴基斯坦歼10CE装备的霹雳15E根本没法比。要知道,霹雳15E射程能达到145千米,而印度原本能选的“流星”导弹,虽然射程超100千米,但价格贵得离谱,印度咬咬牙,还是选了便宜的“米卡”。可就算换上“流星”,就能逆袭吗?答案显而易见,咱中国自用的霹雳15射程超过200千米,“流星”照样不是对手。

“米卡”不行,“流星”太贵,印度军方一拍脑袋,想出个“绝妙”主意——“阵风”导弹全换成国产的“阿斯特拉”空对空导弹!这导弹可太有“故事”了,1982年就立项研制,磨磨蹭蹭搞了27年才批量列装部队。现在空战失败,印度媒体立马把它捧上神坛,鼓吹是“世界最先进空空导弹之一”。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妥妥是“临时救场”,到底有没有这么厉害,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印度这波强行给国产武器“加戏”,能不能让阵风战力逆袭,估计连他们自己心里都没底。

这边印度忙着“找原因、换装备”,那边法国可坐不住了。阵风是法国卖给印度的,印巴空战后,法国赶紧派代表团去印度了解情况,本以为能好好沟通,结果被印度狠狠羞辱了一番。接待法国代表团的印度通信和信息技术部长拉维,表面上热情握手,会谈时也客客气气,感谢法国支持,还说要派团回访,可就是绝口不提阵风在空战中的损失。法国代表团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双方心照不宣,谁都不敢揭这个伤疤。

但纸包不住火,这事儿早就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印尼正在审查80多亿美金的阵风战机军售案,明摆着是因为印度这事儿,对阵风战力起了疑心。法国到现在都没敢发官方声明回应,估计心里正发愁怎么挽救阵风的口碑。倒是巴基斯坦军方高层“仗义执言”,一位将军直言:阵风本身是不错的战机,问题出在印度空军飞行员身上。这话虽然是给法国“解围”,但也扎了印度的心——敢情不是装备不行,是人的问题?

印度大量采购外国战斗机,看似能快速推进空军现代化,淘汰老旧机型,可背后的隐患也不小。俄制、法制、配备美制发动机的战斗机,再加上以色列的预警机,这么多“万国牌”装备,把印度空军的后勤保障体系折腾得够呛,联合作战能力也大打折扣。这次空战失败,说不定就跟这混乱的装备体系脱不了干系。

现在印度铁了心给阵风换“阿斯特拉”导弹,扬言要跟巴基斯坦战第二场,这架势看着挺凶,可实际能不能行,还真不好说。国产导弹性能存疑,后勤保障压力山大,飞行员水平也被质疑,印度想逆风翻盘,难度不是一般大。而法国呢,被印度这么一折腾,阵风战机的国际声誉严重受损,后续军售估计都得受影响,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这场风波还远远没结束,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军事博弈还在继续,法国也得想办法挽回局面。未来,印度换了导弹的阵风战机能不能一雪前耻?法国又该怎么拯救阵风的口碑?国际军事舞台上的这场大戏,咱们且慢慢看!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