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农民日报》刊发《贵州省安顺市:匠心育品牌振兴有“牛劲”》,聚焦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黄牛养殖产业。具体报道如下:
近年来,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关岭黄牛”为核心,通过全产业链升级、品牌化运营和市场化推广,推动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生机,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关岭黄牛的养殖历史可追溯到400多年前,独特的山地放牧模式造就了其肉质细腻、脂肪均匀的优良特性。早在2016年,当地就出台了《关岭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品种改良、规模养殖、品牌打造等维度进行全面布局。去年,又进一步推出《2024年关岭牛扩群增量行动工作方案》,深入贯彻落实“三年打基础、五年育品牌、十年磨一剑”的总体发展思路,将肉牛产业确立为全市农业首位产业。通过全面推广“28安心养”创新模式,全力推进肉牛产业扩群增量、提质增效,切实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有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们建立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流程溯源体系,每头牛都配有电子耳标,确保品质可控。”当地养殖户郭利福介绍。为突破传统养殖瓶颈,关岭县引入大数据技术和现代化加工手段。在当地的智慧养殖示范基地,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牛群健康数据,科学配比饲草料,不仅有效提高养殖效率,更直接降低养殖成本。
产业链延伸也初见成效。香辣牛蹄、手撕牛肉、酱牛肉、卤汁牛肉、牛肉干等牛肉深加工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根据市场及消费者需求,已研发生产44种产品,其中牛肉类33种,牛副类11种。目前生产牛肉精深加工产品125.88吨,实现产值731.79万元。”安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何让“养在深闺”的关岭黄牛走向更广阔市场?当地打出“组合拳”: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等扩大自媒体宣传矩阵;设计制作电子宣传海报;赴广州、成都、江苏等城市参加关岭黄牛品牌推荐活动……
接下来,当地还将立足关岭黄牛产业现有的良好产业链基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关岭黄牛保种育种、加工营销和品牌打造等重点和关键环节,全力推进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胡桅可
二审杨韬
三审周文君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