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现已成为中国货物出口单位运费最高的目的地
在全球海运市场整体承压、运价普遍下滑之际,一条此前并不被广泛关注的航线却逆势崛起——中国出口至非洲的集装箱航线,已成为当前全球单位收益最高的即期货运航线。
根据Alphaliner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以来上海出口货运运价指数(SCFI)显示今年以来整体即期运价下跌了46.4%。但不同航线之间表现差异显著。尤其是非洲航线展现出不俗的抗跌能力和利润率。
如上图表,从上海出发前往西非(拉各斯)的即期运价仅下跌了17.5%,相比之下,远好于上海至南美桑托斯航线高达73.9%的跌幅,以及前往北欧航线57.9%的下滑幅度。
更关键的是,若按每海里每标箱(teu)收入计算,西非航线目前以每海里36.7美分高居榜首,南非航线紧随其后为29.2美分,而传统上的黄金航线——亚洲至北欧,却仅剩下8.7美分的平均单价。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全球最大航运公司MSC近来大举将其24,000标箱级的“巨无霸”船只从亚欧主干线调往非洲市场。
如信德海事网此前报道《》和《》介绍到,不久前MSC已大规模调整其超大型集装箱船部署,主动从远东—北欧航线撤出24,000TEU级船舶,并将其转向利润率更高、港口条件日益成熟的亚洲—西非与地中海航线。
近期,该公司旗下“MSCDILETTA”“MSCTESSA”“MSCTURKIYE”等24000TEU的船舶近日相继挂靠了西非多个港口。
如上数据来源于船视宝
Alphaliner方面表示,虽然表面看起来西非腹地货源不足,但MSC通过在多哥洛美打造转运枢纽,有效将来自欧洲和印度的中转货汇聚至非洲各港,成功填满了这些超大船舶的舱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美贸易仍紧张,但上海至加州航线依然表现尚可,每海里每箱收入仍有19.5美分,明显高于亚洲—欧洲干线,凸显其在“东西向主战场”中的稳健盈利能力。
Alphaliner指出,这一趋势反映出航运业正经历结构性变化:传统航线盈利能力不再“理所当然”,而部分非洲新兴市场,凭借更高单位收益,正在吸引主流船公司重新配置船队与资源。MSC此番布局或许只是开始,未来是否有更多船公司跟进,还需密切关注非洲市场的货量增长潜力与港口接卸能力。
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至少有26艘大型船舶(15,000+TEU)被部署在西非航线,其中MSC处于领先地位。到2050年,非洲人口预计将达到25亿,56%的西非港口也正显示出更强的连通性,该地区正在成为全球航运的关键增长中心。
从一个之前感觉上相对冷门市场到最赚钱的航线,非洲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走入全球集装箱航运公司的战略版图。
【投稿】【提供线索】【转载】请后台留言或电邮投稿,主题格式为【投稿】+文章标题,发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邮箱。
联系主编:陈洋15998511960/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