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集中营旧址简介:
息烽集中营旧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永阳街道猫洞村,由息烽集中营本部和距本部14公里的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囚禁处两部分组成,总占地447.8亩,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3栋127间房。
息烽集中营对外挂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军统内部称为“大学”,始建于1938年,于1946年7月撤销。近8年间,关押共产党人、爱国志士1200余人,600多人被秘密杀害和折磨致死,400多人下落不明,幸存者不足百人。息烽集中营作为军统在西南地区设立的规模最大、管理最严、级别最高、杀人最多的秘密监狱,与重庆白公馆、江西上饶集中营并称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三大集中营。
步入旧址,路中央“抬起头来”四个大字引人注目,意为关进这里的“犯人”抬头看清现实,早日“交代”。沿路继续前行可见一片篮球场,一侧是当年军统特务逼迫“犯人”从平地上挖出来供军统人员休闲娱乐的明心湖,另一侧则是军统人员的工作驻地,包括主任室、秘书组、编辑室等。
1988年,息烽集中营旧址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被评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研发中心主任袁萍:纪念馆是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息烽集中营曾关押中共川康特委书记罗世文、隐蔽战线上的巾帼英雄张露萍、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的黄显声、《红岩》小说中许云峰的原型许晓轩、共和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等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
息烽集中营前身为南京新监,历经南京、武汉、湖南益阳,最终迁至息烽。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1997年,息烽集中营旧址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建成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烽火不息》展厅。2008年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纪念馆共有藏品397件套,其中文物有96件套。有珍贵文物43件套(一级文物5件套、二级文物12件套、三级文物26件套)、一般文物40件套、未定级文物13件套。”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研发中心主任袁萍介绍,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烽火不息》展厅展陈详尽介绍了息烽集中营的历史沿革、狱中秘密支部、爱国志士狱中斗争和幸存者历史见证等情况,集中展示了中国革命的一段斗争史、胜利史。
据了解,《烽火不息》改陈提升项目自2023年启动,2025年初完成展陈提升,今年2月1日(大年初四)正式对外开放。“升级后的展陈通过高科技元素融入,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和互动性,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例如通过微景观再现12种封建酷刑,通过场景模拟再现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关押场景,通过AI技术让游客与革命烈士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等。”袁萍说。
2024年,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接待游客93.74万人次,接待参观团队6013个。袁萍表示,下一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将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围绕“爽爽贵阳·红色息烽”,全力打造息烽红色旅游目的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赵珊珊
图/受访者提供
视频/息烽县委宣传部
编辑/黄若佩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陈曦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