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拇外翻,不容忽视的足部健康隐患

2025-05-17 20:09:30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大脚趾逐渐向外偏斜,甚至挤压其他脚趾?穿鞋时常常感到疼痛?这可能是"拇外翻"(俗称"大脚骨")在作祟!拇外翻可引发疼痛、炎症,甚至影响行走。今天,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一烧伤科主任徐栋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这种疾病。

什么是拇外翻

据徐栋介绍说,拇外翻是指大脚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一种足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病变之一,民间俗称“大脚骨”或“大觚拐”,患者拇指外翻后,第1跖骨头内侧赘形成,和鞋面摩擦,形成滑囊炎,称为拇囊炎,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部其他部位的病变,如锤状趾、跖痛症、小趾滑囊炎、扁平足等,因此,又有人称拇外翻为拇外翻复合体或拇外翻综合征,尤其常见于长期穿高跟鞋、窄头鞋的人,也可能与遗传、足部结构异常有关。

拇外翻早期可能只是轻微变形,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大脚趾根部红肿、疼痛,尤其在穿鞋或长时间行走后。

脚趾变形,大脚趾外翻,第二脚趾可能被挤压变形,甚至形成“锤状趾”。

脚底胼胝(老茧)或鸡眼,因受力不均导致局部皮肤增厚。

关节炎症,严重时可能引发滑囊炎或骨关节炎。

行走困难,影响步态,甚至导致膝盖、髋关节代偿性疼痛。

常见病因

徐栋表示,拇外翻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父母有拇外翻,子女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穿鞋习惯高跟鞋会增加前足压力,促使大脚趾外翻;窄头鞋挤压脚趾,导致关节变形。

3.足部结构异常扁平足足弓塌陷,增加拇外翻风险;第一跖骨过长或过短均可影响足部力学结构。

4.其他因素如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加速关节变形;神经肌肉疾病,如脑瘫、小儿麻痹症等,可能影响足部肌肉平衡。

拇外翻如何治疗

1.保守治疗(适合轻中度患者)

换鞋:选择宽头、软底鞋,减少脚趾挤压。

矫形器:夜间使用拇外翻矫正带,缓解症状(但不能完全矫正)。

足弓支撑垫:改善足部受力,减少前脚掌压力。

物理治疗:加强足部肌肉训练或按摩。

采用药物止痛,但需遵医嘱。

2.手术治疗(适合重度患者)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且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可考虑手术,术后需注意减少穿高跟鞋的时间,选择合脚的运动鞋等平底鞋,减少再次发病的潜在风险。

科室简介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一烧伤科是县域内具有血管、神经显微修复治疗技术的特色专业科室。

目前,科室团队已经开展了断指再植、断肢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神经和血管损伤的显微修复、手、腕、足、踝部骨折和肌腱损伤的手术治疗,手足部畸形矫正,拇外翻矫形等治疗,各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烧伤的诊治。

其中断指再植、断肢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手指、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神经和血管损伤的修复荣获5项科技进步奖。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