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脑梗越来越多?医生:除了补充叶酸,做好这3点也重要

2025-05-17 15:21:32飞行的小猪

近年来,中国脑梗(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持续攀升,不再是“老年病”的专利,在中老年群体中更是显著增多。血管堵塞瞬间,往往只需几分钟就可能造成神经细胞损伤甚至永久残疾。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医生指出:补充叶酸固然必要,但“控压、降脂、理糖”三大环不能少,才能真正守住大脑健康的“防火墙”。

一、精准控压:守好第一道关卡

高血压乃脑梗最为关键的可控危险因素。血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卒中风险就会递增约20%-25%。

定期监测并明确目标值:中老年人宜每月至少自测一次血压,理想状态为收缩压<13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有心脑血管病史者,需遵医嘱个体化设定。

生活方式干涉干与优先:限盐(每日盐摄入量≤5克)、减重(BMI保持在18.5~23.9),多吃富含钾、镁的水果蔬菜,如香蕉、菠菜。

合理用药,切勿擅自停药:常用降压药有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等,需遵医嘱按时足量服用,切不可“见血压正常便停药”。

二、科学降脂:给血管“轻装上阵”

血脂异常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为脑梗埋下隐患。数据表明,中国人群高胆固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

血脂四项检测: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其检测项目涵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甘油三酯。LDL-C的理想控制水平为<2.6毫摩尔/升;对于有心脑血管病史者,要求则更为严苛。

饮食调控要“馋”得有度: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肥肉;多吃深海鱼、坚果、全谷杂粮,这些都能帮助提高HDL-C、降低LDL-C。

必要时及时用药:他汀类是降脂一线药物,需坚持长期服用;如果有“他汀耐受性差”或降脂目标难达标,医生还会考虑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等。

三、规范理糖:不给脑梗“添柴加火”

糖尿病患者卒中风险约为普通人群的两倍,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斑块不不乱。

血糖监测不松懈:建议每天空腹血糖测量,配合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HbA1c(糖化血红蛋白)目标<7%,高龄或合并心肾功能不全者可适当放宽至7.5%。

饮食与运动结合:主食控制在每餐2两左右,以全麦、糙米为主;适量运动(快走、慢跑或太极拳等)每周累计≥150分钟,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合理用药和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若药物控制不理想,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

叶酸补充:别忽视“隐形杀手”

高同型半胱氨酸乃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适量补充叶酸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推荐中老年人:

每日补充叶酸400微克;

多吃深绿色蔬菜(如菠菜、芦笋)、豆类、坚果,帮助天然摄入。

小贴士:

多管齐下,守护大脑健康

定期体检:实现对“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指标的全科监测。

戒烟限酒:吸烟及大量饮酒均会损害血管内皮。故建议彻底戒烟,男人每日饮酒量不超25克,女人不超15克为宜。

保持积极心态至关重要:长期处于压力与抑郁之中会增加卒中风险,而适当社交、聆听音乐、进行手工制作等活动,有助于保持愉悦心情。

行动从今天开始防治脑梗不是一天的事,也不是只靠补叶酸就能万无一失。精准控压、科学降脂、规范理糖,再配合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真正筑牢大脑“防护网”。中老年朋友们,不妨今天就从测血压、查血脂、管血糖做起,和医生携手,为大脑健康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