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林鹏临沂报道
专业建设在高校发展中至关重要,专业既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平台,也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临科”)自成立起,就将服务区域发展当作重要使命。学校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围绕临沂市八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精准按照产业需求设置专业。
临沂是商贸名城、物流之都,正加速推进“商仓流园展”一体化转型发展。临科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建设数智商贸物流专业群。临科经济管理系负责人管衍会介绍:“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求他们有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扎实的技能,我们的课程内容按照职业标准要求设置,教学过程和真实工作任务过程同步。”
在经济管理系,电商类学生都要参与企业“双十一”“618”“抖音超品”等实战项目,这已经成为他们的“必修课”。在这种真实的学习环境里,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在“沉浸”中掌握专业本领。
一堂客服实训课,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白晓凤收获颇丰,让她深刻懂得建立高频问题话术库的重要性。“只有快速有效地回复顾客,才能减少他们的等待时间,降低投诉率,提高满意度。”白晓凤说道。
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既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
临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产业资源丰富。临科为服务乡村振兴,依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专业布局,设立了现代农业技术和畜牧兽医两大专业群。临科现代农业系党总支书记张元华介绍,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包含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流通与管理、种子生产与经营、休闲农业等专业,致力于满足农业生产从前端育种到后端销售,以及新型农业业态发展的人才需求。其中,农产品流通与管理专业针对农产品销售难题,融入电商直播带货课程,为农产品打开市场开辟了新途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组建了博士团队,引入前沿育种技术,力求在农业“芯片”领域取得优势。畜牧兽医专业群聚焦动物医学、宠物医疗技术等热门专业,凭借良好的就业前景和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吸引了众多学生报考。
在现代农业系和经济管理系的所见所闻,是临科按产业需求设置专业的生动体现。这些专业的设立,既满足了当地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在设置专业时,临科精准把握区域发展现状,及时了解行业前沿动态,通过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新专业准入、评估机制,始终做到精准“对号”设专业,切实解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2024年,临科还新增了新能源发电工程类光伏工程技术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3个专业。其中,光伏工程技术专业被列为2024年临沂市产业急需专业建设项目,包装工程技术被列为2024年临沂市产教融合型优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临沂作为生物制药重点发展区域,对药品制剂生产和质量安全管控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目前,行业内具备药品制剂生产工艺操作、药品质量检验与控制能力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企业在药品生产、质量把控环节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临科凭借先进的教学设施、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以及与众多企业良好的合作基础,有能力满足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今年我们计划申请新增与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相关专业,预计明年可以招生。”临科生态环保系主任冯珍泉表示。
为服务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打造高端装备,临科根据产业需求改进教学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学校和企业共同商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组建师资队伍,联合开发新型活页教材,贯通行业、企业、学校以及生产、教学各个环节,让专业的“鞋”适合产业的“脚”。在智慧商贸物流和现代农业技术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专业群后,学校还将重点打造智能制造专业群。
按需设置专业带来了高对口率就业,让临科学子对未来充满信心。临科教务处处长王伟介绍,学院通过专业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与区域产业匹配度,目前学院的39个专业中有3个专业还与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的本科专业贯通衔接。展望未来,临科将持续优化专业、推动数字化改造、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推进“岗课训证”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产业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