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七星关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科学规划体育设施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多元化健身场所,全力构建“15分钟健身圈”,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随着德溪体育公园、南山体育公园及29个袖珍休闲运动场相继建成投用,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便捷、专业的健身服务。
德溪体育公园依托德溪湿地公园25万平方米生态空间,巧妙融合体育元素与自然景观。该公园配备智能环形跑道、AI智能识别互动设备及400余件健身器材,打造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日均接待健身群众超千人次。“桥下运动场既荫凉又设施齐全,夏季既能避暑又能锻炼,篮球、足球、羽毛球都能开展。”市民宋凯说,现在不用跑远就能锻炼,太方便了!
南山体育公园通过2023年升级改造,形成占地约40公顷的综合性运动空间,配置全龄运动场、多功能篮球场及健身步道系统,日均服务群众近万人次。两个大型体育公园通过“点线面”立体布局,构建起覆盖中老年健身步道、青少年球类场地和儿童活动设施的全民健身网络。
充分利用“金角银边”,七星关区在社区周边闲置土地、桥下空间等29处区域建设袖珍休闲运动场,补充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小而精”健身点位。七星关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体育中心主任孙武介绍,“通过系统摸排城市零散空间,精准对接群众‘15分钟健身圈’需求清单,有效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建设桥下运动场、健身角等复合型设施,真正实现健身设施‘出门可及’的民生愿景,有效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动健身场所智慧化升级,在德溪体育公园部署运动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实时反馈运动时长、热量消耗等数据,帮助市民制定个性化健身方案。AI智能识别杆牌与互动屏的运用,让群众直观掌握运动成效,有效激发持续锻炼热情。
目前,七星关区已形成“大型体育公园辐射、社区运动场补充、智慧系统赋能”的多层次服务体系,通过空间覆盖、功能互补与科技驱动的有机融合,实现健身设施从城市肌理到社区末梢的全域渗透。随着“15分钟健身圈”的持续完善,全民健身与城市发展实现深度交融,全民健身深度融入城市更新进程,逐步形成“举步可就、全龄友好、智慧互联”的健康生活新风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郑星
编辑郑星
二审彭玲
三审李枫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