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愚孝?女子花3小时洗一次性碗给妈妈拿去卖:成本都挣不回

2025-05-14 15:20:20穿搭日记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话大家都听过吧,但有时候这“宝”也会让咱们头疼。

广东有对母女,干了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儿,忙活了仨小时,还用完了一瓶洗洁精,最后这事儿到底值不值呢?

在广东,有这么一对母女。

天气越来越热,院子柴房角落里的一次性碗堆得多了,都发出臭味了。

母亲看着这些碗,就琢磨着把它们洗干净卖掉。

要知道,老人以前过惯了苦日子,啥都舍不得扔,总想着能卖点钱是点钱。

女儿一开始听到母亲这想法,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她心里明白,一次性碗回收价格低,洗了也卖不了几个钱,根本没必要费这劲。可又怕母亲不开心,只能陪着母亲干。

母女俩分工,母亲负责清理碗里的垃圾,女儿就专心冲洗。

女儿拿着碗,仔仔细细地冲,洗完一个叠一个。母亲也不闲着,麻利地清理完垃圾就递给女儿。

就这么着,两人忙活了三个小时,一瓶洗洁精都用完了。

等洗完,女儿这才感觉脖子又酸又痛,想站起来,脚都麻得站不稳了。

看着那些洗干净的碗,女儿忍不住琢磨,这些碗能不能卖回买洗洁精的钱呢?按市场价,5毛钱一斤,就算全卖掉,也够呛能回本,更别说算上母女俩的人工了。

很多人都觉得母女俩这是多此一举,价格都一样,何必费这劲。

可母亲不这么想,她压根不算成本,也不管花了多少时间和力气,就觉得能卖钱就行。

女儿虽然知道这事儿不划算,但为了让母亲高兴,仍是帮了忙。

不然,她早就把这些碗当垃圾扔了,就怕母亲生气骂她。

女儿真是傻呀,明知道不划算还跟着干,这不是浪费时间嘛!现在时间多宝贵啊,干点啥不好。

我觉得这女儿做得没错,老人苦日子过惯了,想法不一样,顺着老人,让老人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这事儿真不好说,一边是现实的成本,一边是对白叟的孝顺,换做是我,我也挺纠结的。

一边是理性的成本考量,一边是感性的亲情维系,这中间的平衡真难把握啊!

女子这种行为是不是愚孝?父母的做法不对,子女应该指出来吗?

女儿的行为不能简单地说是愚孝。

从这件事来看,女儿心里清楚洗一次性碗卖钱不划算,但她仍是选择顺着母亲,这其实是对母亲的一种尊重和爱。

老人经历过苦日子,节约已经成了习惯,我们不能用现在的价值观去强行改变他们。

但这也不意味着子女就不能指出父母的不对。

如果女儿在一开始就和母亲好好沟通,给母亲算算账,也许母亲就能理解。

不外,沟通的方式很重要,不能强硬地指责,而是要耐心地解释。

毕竟,父母也是为了这个家好,他们的出发点是没错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咱们做子女的,在面对父母时,要多一些理解和耐心。

就像这件事,女儿顺着母亲的意去洗碗,虽然可能不划算,但却让母亲开心了。

在生活中,父母的一些做法可能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可以先试着去理解他们,再找合适的时机沟通。

别等父母不在了,才后悔没有好好陪伴他们。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儿,咱们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好好和他们说,亲情可比那点钱重要多了。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