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绝顶知名打卡地标“失踪”十余年 郑州一驴友在野外将其找回

2025-05-13 19:39:07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近日,一则“峻极峰石碑找到了”的消息在“寻石圈”炸开了锅。户外达人吕斌向大皖新闻记者回忆,二十多年前,嵩山峻极峰峰顶有一块“天中峻极”的石碑,是峻极峰上的知名打卡地标,可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石碑竟不知去处。5月10日,吕斌和几名驴友在距离峻极峰顶约500米的地方发现了这块石碑,打破了多年来石碑“坠落悬崖、被人偷走”等谣言。

消失十余年的嵩山石刻重见天日

第一次登上嵩山峻极峰顶时,吕斌还是一名少年,峰顶上刻有“天中峻极”的石碑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不知从何时起,这块石碑从峰顶消失。

“我这边收集到的照片显示,2006年时它还在峰顶,但‘天’字已发生部分残缺。”吕斌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作为嵩山重要的坐标点和石刻艺术,这块石碑的消失让许多驴友感到遗憾。

2006年左右游客拍摄的峻极峰顶照片

2025年4月,吕斌收到网友“在路上”的信息,“天中峻极”石碑疑似被游客发现于峻极峰下的一处荒地上,但由于石碑全貌被泥土等覆盖,无法确认是否为原石刻。“五一”假期期间,吕斌约上老朋友一起去寻找这个“缥缈”的线索。

“早上五六点就上山,按照大概的方向,找到中午终于发现这个石头。”吕斌回忆,这块石头被发现时,有大半都被荒草和泥土覆盖,在进行简单的清扫后,可以确认这块石头的形状与“天中峻极”几乎一模一样。“但是石头太重,两个人不可能把它翻过来。”

在荒林里发现这块石刻

随后的几天里,吕斌在户外圈传播起这个消息,并于5月10日集结起二十多人的驴友团队。在5名户外装备精良的驴友帮助下,大家合力将石头缓缓翻开,“中峻极”三个深深的刻字显露在眼前。“非常兴奋,我立刻向提供线索的网友和驴友群分享了这个消息。”随后,吕斌和另一名驴友用湿巾仔细擦拭了这块石刻,并用颜料将刻字重新描红,让这块消失了十余年的石刻重见天日。

近50次登上嵩山,自费为山峰石刻描红

“嵩维中岳,洛阳下都。三台崛起,五衢相映。风雨交会,实惟天地之中。”在五岳之中,嵩山为“中岳”,由著名的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共72峰。在吕斌的记忆中,嵩山72峰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石碑,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地标慢慢消失在了历史中。

2024年9月开始,吕斌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嵩山72峰的石刻陆续被发现,作为古籍出版工作者的他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开始在周末与假期攀登嵩山,穿梭在山林间探寻石刻、描红。

吕斌为石刻描红

“从开始寻找至今,已经累计爬上嵩山近50次,因为大部分石刻都在非常规景区线路之中,我们走的基本也是野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吕斌告诉大皖新闻记者,每次攀登前,他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早上四五点就要开始登山,利用白天的光线去寻找,天黑前就要下山。”半年多以来,吕斌已经为太室山和少室山描红了17处石刻,均是自备物料和物资。

吕斌今年已经45岁,作为郑州人的他坚持不懈地攀登在嵩山之上,其愿望就是希望游客能感受到这里的美丽与人文气息。“作为中岳,我并不觉得嵩山比泰山要差,包括‘天中峻极’这块石刻,看起来也是气势十足,并不比泰山上的五岳独尊差。”吕斌表示,他已经多次与嵩山风景区联系,希望这些石刻能够得到妥善的保管。

吕斌与刚描红的“天中峻极”石刻

石刻上书法疑似由国内美术大师创作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吕斌近期找寻到的这块“天中峻极”石刻落款为“王西京书”。据了解,王西京是国家一级美术家,原西安中国画院院长,是我国当代画坛成就卓著、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

5月13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辗转联系上王西京的助理邹先生,邹先生告诉记者,王西京老师近期在进行封闭式创作,无法回应外界问题,“但我认为‘天中峻极’这几个字应该是王老师本人创作的,具体的创作背景只能由王老师本人来回应。”

13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从嵩山风景区处获悉,景区管委会目前也已关注到此事,由于峻极峰顶近期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后续将根据计划安置这块“天中峻极”石刻。

大皖新闻记者龚润泽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崔恒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