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秦皇台乡:“花样”宣讲更入心

2025-05-13 09:31:37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徐鹏飞通讯员张志刚

一条横幅,一张桌子,一块展板,一群“红马甲”,在热闹的集市上引得群众纷纷驻足。“陌生的电话不能接,都是骗钱的”“遇事要用法律维权,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5月8日,滨城区秦皇台乡单寺大集,来自乡总工会、司法所、综治办、妇联的“宣讲员们”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用“土言土语”向群众宣讲。

“以前的宣讲都在会议室,现在村广场上、集市上、家门口,闲聊时就能了解国家的政策,更方便了。”这是今年以来秦皇台乡基层宣讲发生的新变化。为推动宣讲工作往实里抓、往深处走,秦皇台乡多维度拓展宣讲形式,打造“小马扎”理论宣讲特色品牌,通过小切口、微宣讲的方式将“流动课堂”搬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懂、有收获。

“现在惠民政策是越来越多,水泥路、小汽车、天然气,大家说说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咱们农村和城里相比,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咱们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在朝阳新村段李家“同心亭”里,宣讲员李爱民热情洋溢地和村民说着村里的变化。

“想想以前的日子,再看看现在,简直不能比,做梦也没想到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活。”85岁的村民刘美兰笑着说。

群众集中的地方,就是宣讲员最常去的地方。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书院、城市书房等固定场所,到农家庭院、健身广场、街头巷尾等流动宣讲点,“小马扎”课堂将理论学习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

“我们以见缝插针的宣讲形式、润物无声的宣讲模式,打造出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移动式宣讲阵地,真正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宣讲、群众在哪里就宣讲到哪里’的宣讲格局。”秦皇台乡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刘玉洁表示。目前,已有各类宣讲微场地60余个,示范宣讲点8个。

前几天,在富民新村东张集东街举办的“移风易俗”宣讲会上,宣讲员张青彬围绕婚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等方面,向村民详细介绍了移风易俗的主要内容。

“大家都知道移风易俗是好事,可是谁来带头?”“没有硬性规定,谁来监督?”“总体来说,现在风气越来越好了,但是对于极个别的村民,咋来约束”……会后,村民们便争执了起来。

听完大家的发言,张青彬了解了村民的“后顾之忧”。随后,他现场讲解了移风易俗相关规定、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制度等,发放了移风易俗倡议书。

最后,在张青彬的讲解下,村民达成“共识”:村里谁家有事由红白理事会操持,统一报备、从简操办,红白事“瘦身”。村民齐声喊好,矛盾迎刃而解,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从以前的“一言堂”,到现在“大家议”,宣讲后听众反馈、讨论交流,秦皇台乡把宣讲融入进了“柴米油盐”“茶余饭后”,实现了宣讲“零距离”,让宣讲内容更加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全乡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2000余人。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新的宣讲形式、宣讲角度、宣讲方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用大众化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小讲台’形成‘大磁场’,切实增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走深走实。”秦皇台乡党委书记张硕表示。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