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大断骨缺损治疗难题!毓璜顶医院新技术治愈复杂骨不连患者

2025-05-06 16:59:12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孙淑玉通讯员李成修侯瑞

大段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棘手问题。传统的治疗骨缺损的方法因治疗难度大、效果欠佳、费用高、致残率高等问题,让很多医生和患者望而却步。

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创伤骨科大胆创新,采用国际先进的Masquelet技术,成功攻克骨折术后严重感染迁延不愈的难题,为大段骨缺损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该手术的开展,不仅是烟台毓璜顶医院创伤骨科技术实力的有力展现,也标志着该科室在感染性骨缺损修复领域已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

倪建强(右二)团队研究手术方案。

严重车祸后近两年,男子始终无法下地行走

20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彻底改变了邹先生的人生轨迹。因剧烈撞击导致双侧股骨干骨折、右侧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尽管历经多次手术,但开放性骨折引发的持续感染却如影随形,截肢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

遭遇严重车祸,伤后近两年,65岁的邹先生始终无法下地行走。先后经历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二期更换内固定等多次手术后,他依然被“困”在床上。这期间,频繁低热始终纠缠不休,左侧股骨干骨折处更是迟迟无法愈合,邹先生的康复之路似乎遥遥无期。

持续的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不仅让邹先生身心俱疲,更让整个家庭陷入了绝望。定期复查时,烟台毓璜顶医院副主任医师倪建强为邹先生找到了“病根”,开放性骨折带来的持续性感染,导致其左侧股骨干出现超过7厘米的缺损,让邹先生迟迟无法下地行走。

“对于创伤后大段骨缺损合并感染的复杂病例,传统植骨术面临巨大挑战。一旦失败,将导致骨髓炎及软组织感染,患者随时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考虑到股骨干作为下肢“承重墙”的重要作用,倪建强和团队决定迎难而上。

为给患者更优的治疗方案,创伤骨科联合重症监护室、感染性疾病科、麻醉科等开展多学科会诊,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讨论和全面评估,最终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Masquelet诱导膜技术来攻克这一难题。

巧借“天然桥梁”,以“两步走”手术为患者解难题

“对于多个部位的创伤后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等治疗,Masquelet诱导膜技术优势显著。”倪建强介绍说,Masquelet技术由法国Masquelet教授首创,是由于特定的骨缺损重建材料植入后,材料刺激周围包裹的组织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膜性结构,这一诱导膜血管化良好,可分泌一系列的生长因子且包含大量成熟的间充质干细胞,使得局部形成一个利于组织再生的微环境。该技术通过创新的“两阶段手术”方案,为复杂骨缺损重建提供了全新思路。

倪建强(右一)团队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结合邹先生的实际情况,倪建强带领团队先通过VSD加抗生素冲洗,彻底清除了不连接纤维组织,随后采用骨水泥填充缺损+外固定架的方式,进行生物膜诱导。经过近8周的“等待”,在成熟的生物膜保护下,医疗团队采用“股骨髓内钉+保护钢板+自体髂骨联合人工骨材料”的复合植骨固定术,实现了骨组织的完美再生。术后,经过循序渐进的负重训练和物理治疗,邹先生的恢复情况良好,不仅骨不连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肢体功能也得到显著提升。

大胆创新,感染性骨缺损修复水平再上新台阶

“从绝望到希望,是你们用精湛医术改写了我的人生!”邹先生坦言,本来都以为下半生要与轮椅为伴了,但没想到术后不仅能重新站起来,还能回归正常生活。这份医学“奇迹”的背后,是烟台毓璜顶医院创伤骨科团队不懈努力与技术创新的结果。

传统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方法往往难以兼顾感染控制与骨愈合,而Masquelet技术的应用则打破了这一困局。“Masquelet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骨愈合快、愈合率高等优点,在促进骨折愈合和控制感染方面优势明显。”倪建强进一步解释称,骨水泥诱导而来的生物膜可以模拟天然骨膜微环境,发挥“天然桥梁”的作用,显著提升了植骨存活率。此外,独特的生物膜屏障还能有效隔离感染风险,为骨再生创造安全环境。

倪建强(右一)团队在查房。

患者家属送锦旗表示感谢。

此例手术的成功是创伤骨科团队将前沿技术与临床经验深度融合的成果,标志着烟台毓璜顶医院在感染性骨缺损修复领域迈上新台阶,这一尝试也为更多复杂骨创伤患者点亮了希望的曙光。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