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陈甜田通讯员田秀娥
4月10日,第九个“世界灭菌科学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首次揭开神秘面纱,迎来了一场以“探灭菌奥秘,启供应新程”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滨医附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宁,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医护代表齐聚一堂,沉浸式参观医疗器械从“污染”到“无菌”的“重生之旅”。
解码“无菌制造”的千锤百炼
沉浸式探秘
活动当日,阳光透过综合楼的玻璃窗洒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走廊,参观者们戴着鞋套、束起长发,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踏入了这个24小时运转的“医疗心脏守护者”核心区域,十大标准流程在眼前徐徐展开:
污染回收:专用密闭箱内,刚下手术台的器械带着血渍与黏液,被扫码录入追溯系统,每一件都有专属“身份证”。
分类清洗:超声清洗机的细密气泡中,管腔器械接受“脉冲式按摩”,精密器械在软毛刷刷洗下褪去污渍。
灭菌监测:高温蒸汽灭菌器的仪表盘上,温度曲线精准爬升至134℃,生物监测标本在培养箱中静待“阴性”判决……
当讲解员掀开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舱门,白雾裹挟着器械的金属光泽涌出时,现场响起一阵惊叹,原来每一把手术刀的“重生”,都要经过12道工序的“淬炼”!
显微镜下,清洗前的器械表面附着的蛋白残渣如“黑色蛛网”,清洗后则光洁如镜。
在模拟器械包装台上,参观者们用无纺布包裹“手术钳”,反复调整闭合角度,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包装褶皱会被判定不合格”。
灭菌化学指示卡实验中,加热后的卡片从红色变黑色。“变色不仅是‘合格信号’,更是每一层包裹都被穿透的‘通关密码’”,讲解员的解读让抽象的监测指标变得直观。
用专业回应“生命之问”
答疑面对面
“如何确保100%无菌?”“包裹上的追溯码藏着哪些信息?”在答疑环节,消毒供应中心副护士长田秀娥一一讲解“安全密码”:
双重监测体系:每锅灭菌不仅有化学指示卡“即时反馈”,更有生物监测“72小时等待”,唯有双达标才能放行。
智能追溯系统:包裹上的条形码关联着回收时间、清洗参数、灭菌锅次等32项数据,扫码即可追溯全流程。
精密器械“私人定制”:宫腔镜的管腔需要专用毛刷“温柔对待”,眼科显微镊必须单独包装以防磕碰……
“原来每个环节都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巧思!”一位参观者不由得赞叹道。
24小时运转的“无菌哨兵”
幕后的坚守
活动尾声,参观者们驻足在工作记录牌前——凌晨2点的“灭菌岗”、清晨6点的“发放岗”、正午12点的“清洗岗”,每个时段都有值班人员的名字静静标注。手术不停,器械流转就不停。护士长指着墙上的“质量监测日历”,365天的记录密密麻麻,每一个“合格”背后,都是无数次弯腰检查、反复校准的努力付出。
活动在掌声中落幕,纪念手册上的“每一道严谨工序,都是对生命的敬畏”烫金文字格外醒目。徐宁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每一台手术的成功、每一次诊疗的安全,都离不开消毒灭菌工作的坚实保障。它是患者安全的生命线,是感染防控的隐形防线。
此次开放日不仅是一次流程展示,更是一次理念传递:当“无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医学术语,而是化作显微镜下的洁净镜面、包装台上的专注眼神、监测系统里的精准数据,人们才真正读懂:所谓“隐形守护”,正是无数平凡岗位用专业与责任书写的生命赞歌。
探灭菌奥秘,启供应新程。滨医附院消毒供应中心将继续以“零缺陷”为追求,在看不见的角落筑牢安全基石,让每一次器械传递都成为对生命的郑重承诺。下一次开放日,期待与更多人共赴“无菌之约”,见证坚守的力量。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