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十堰各地驻村工作队围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转化提升、人才引育、发展富民产业等30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为服务湖北建成支点作贡献。
4月3日一大早,在郧西县六郎乡罗坡垭村的千亩香椿种植基地里,村民们忙着采摘、打捆。郧西县百旺红油香椿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德宝介绍,20多个工人采摘了2000多斤香椿芽。
新鲜椿芽采摘后,经过挑选、称重,随后打包装车,发往武汉、西安、北京等地,目前每天的发货量少则几千斤,多时可达一两万斤。
王德宝告诉记者,多亏了县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从教技术入手,到帮忙开拓市场,到走深加工之路,迈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指导。
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这片香椿基地的蜕变源于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通过鼓励部分党员先种植,引领带动村民广泛种植香椿,目前,全乡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乡村两级党组织还探索出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预计今年鲜椿芽产量将达百万斤,实现销售额1000万元,直接带动50户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
郧西县六郎乡罗坡垭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煜洪介绍,发挥技术优势,引导党员带头示范种植,逐步让香椿产业成为六郎乡的主导产业之一,让群众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郧西县六郎乡罗坡垭村治调主任李业军介绍,乡里成立了香椿专业合作社,与全县50个村、400余农户达成订单合作,投资建立加工厂,开发出腌渍香椿、香椿酱、香椿油、香椿茶等系列产品。
同样迎来蜕变的还有郧阳区谭家湾镇正河村的千亩老茶园。这个曾因交通闭塞而荒废的茶园,如今重焕生机,迎来采摘旺季。
郧阳区委老干部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范爱社介绍,推行“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由党员牵头技术攻关,整合资源,打造茶旅融合项目。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解决采茶用工短缺等难题。实施雁阵工程,吸引青年返乡,培育“土专家”。通过党建与产业、治理、民生的深度融合,破解资源分散、动力不足等瓶颈。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正河村引进湖北郧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接手茶园,新建加工车间,完善配套设施,目前,该公司年产值超100万元,带动周边三个村的50户农户、17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
湖北郧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巍介绍,这里营商环境特别好,公司打造了自己的茶叶品牌,茶叶的销售一部分用于奶茶的供应链,另一部分通过电商平台把茶叶输送到全国各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年来,十堰把派强用好驻村干部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派出80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1500余名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全媒体记者张欣通讯员陈迪隆郧西融媒记者张振玉郧阳融媒记者张越)
编辑:张红艳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