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66省市发布124次政策,新房“止跌”二手“稳增”

2025-04-04 08:11:42市场资讯

2025年至今,整体楼市延续“止跌回稳”行情。

年初,全国两会首次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总体要求,并明确“建设好房子”作为产业转型方向。

一季度地方调控政策继续优化,据CRIC统计,一季度全国至少66个省市出台124次稳市场政策。积极落实中央稳市场要求,在保障合理刚需和改善需求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和供给侧优化管理。

各方利好推动下,新房成交企稳回升,1-2月修复至去年同期水平,3月预期同比正增1成,沪深等新政利好型城市短期内热度延续。二手房韧性强于新房,热点城市与新房高度趋同,刚需刚改客户还在持续入市。

预判二季度,我们认为,4月或将延续3月弱复苏走势,二季度整体新房成交规模环比将有所回升,但考量到去年高基数影响,同比持平或小幅微增,累计同比维持正增。各城市分化行情预期延续。

2025年一季度,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优化,据CRIC统计,全国至少66个省市出台124次稳市场政策。

地方政策以“精准施策、分类支持”为主线,通过供给端提质增效和需求端降成本双轨并行,推动市场企稳。以北京、上海、杭州、广东等省市为代表,积极落实中央稳市场政策要求,在“好房子”建设、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存量盘活等方向密集施策。

具体来看,地方政策聚焦六大方向:

一、12省市推进“好房子”建设。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沙、重庆、四川、浙江等12个省市明确将“安全、舒适、绿色、智能”作为建设标准,制定专项规划。例如,北京在平原地区试点优化容积率,杭州出台品质提升细则,南宁发布技术导则要求层高不低于3米、提升隔音标准,雄安新区提出“精装交付、拎包入住”的高标准住宅体系。

二、33省市公积金政策优化,降低购房门槛。如首付比例下调:济南、厦门、聊城等18城二套房公积金首付降至20%;额度提升:自贡、泉州等9城提高最高贷款额度,多子女家庭可再上浮;功能扩展:北京试点公积金直付房租,泸州、宁波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新房及二手房首付。

三、20省市推出各类补贴和税费优惠,通过补贴、契税优惠、以旧换新等方式刺激需求。补贴政策包括:宁德、钦州等地最高补贴12万元,郑州对高层次人才补贴300万元;契税优惠包括:苏州延续50%契税补贴,宁波调整首套房认定范围节省税费;以旧换新包括:濮阳、洛阳等地推行“卖旧买新”,南昌、重庆延长政策期限。

四、11省市优化供给侧管理。包括供地优化:广东、四川控制新增宅地供应,福建优先推出配套成熟地块;审批简化:镇江取消新房价格备案,广州南沙推行“交地即开工”;存量盘活:辽宁计划收购12万套商品房转为保障房,湖北高校试点收购存量房作宿舍。

五、10省市加强城市更新与融资支持。如城市更新:重庆推进163个城中村改造,上海计划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融资纾困:河南将存量项目纳入“白名单”,广州鼓励国企设纾困基金,深圳推广“园区贷”缓解企业压力。

六、13省市保障性住房扩容。如租赁保障:上海新增7万套保租房,重庆提供“租购并举”阶梯式住房;人才安居:深圳、青浦为人才提供免费住宿及购房补贴,合肥放宽落户至社保满6个月。

从市场来看,在调控政策持续优化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楼市成交“筑底企稳”,延续弱复苏走势:1-2月传统春节假期迎季节性回落,但成交规模基本与去年持平:前2月115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2930万平方米,同比持平去年,月均较2024年四季度月均降幅为45%。

根据30城同比增7%预估百城3月同比增5%,3月成交预期达到2304万平方米,环比上升65%、一季度累计同比增幅约2%。

3月得益于供给放量、房企营销力度增加,迎来局部“小阳春”行情:3月30个监测城市成交规模为123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79%,同比上升4%。春节后季节性需求释放、政策宽松及房企促销推动成交回升,一季度30城累计成交281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7%。

整体一线韧性强于二三线城市,一线3月单月环比翻番,同比增14%,累计同比增25%,增幅显著高于二三线,主要得益于新政余温刺激潜在需求释放,加之适销对路楼盘入市,也使得整体成交规模仍处于阶段性高位。京广深均呈现出同环比齐增,北京核心区改善盘入市带动结构性放量,单月成交冲高至49万平方米,累计同比正增19%。仅上海单月同比微降7%,不及去年同期。

二三线城市小阳春成色相对一般,成交量与去年持平,更多是局部复苏:成都、青岛成交量居前且同环比齐增,成都多个新规项目开盘刺激成交规模稳中有增,青岛单月成交82万平方米,其中黄岛、城阳成交均在20万方左右,贡献度较高;合肥经历了前期深度调整,本月迎来阶段性放量,同环比和累计同比增幅均在6成以上。还有部分城市诸如长春、济南、惠州、东莞、无锡、常州等虽然本月环比持增,但同比和累计同比仍为负值,短期内需求疲软。

从二手房来看,2025年一季度,30个重点监测城市二手房累计成交面积预计为5300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21%,较去年四季度下降19%。

按月来看,二手房成交呈U型走势,1月高位回落,2月持降但降幅收窄,3月阶段性回升,环比增长50%至22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金三”二手房市场表现总体好于去年。

从城市维度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核心一二线城市同比仍保持2成以上正增长,整体韧性较强。相较而言,重庆、合肥等弱二三线城市同比基本与去年持平,涨幅均在5%以内,二手房市场暂无明显起色。

对比一二手房市场,一季度二手房成交仍然强于新房,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份额继续扩大。诸如北京、上海、南京、长沙、南京等城市二手房成交占比跃升至7成以上,较2024年同期稳中有增,京沪主要源于新政刺激,限购松动+低利率刺激刚需入市;长沙、南京、长春等城市购买力持续降级,加之二手房业主短期降价策略,刺激一波刚需刚改集中入市。

可以看到,3月整体楼市已迎来局部“小阳春”,一方面二手房成交回升幅度显著好于新房;另一方面伴随着新房供应放量,整体成交开始企稳回升,同比正增4%,一线因新政利好效应增幅居前

基于当前市场背景和一季度中央部委表态,预计2025年中央房地产政策将围绕“稳预期、防风险、促转型”三大核心目标,进一步形成“四策并举”的政策组合拳。地方政策将围绕中央部署,结合区域市场特点,在“品质升级、需求激活、存量盘活”三大维度发力。

预判下月,4月仍为“银四”成交旺季,整体供求仍有望延续弱修复态势。核心一二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延续高位震荡行情,未来成交放量程度主要取决于高端住宅供应,若有区位佳+产品力强的适销盘入市,短期内市场热度还将延续;广州、武汉、南京等经历了前期深度调整,短期内市场有止跌企稳态势,后续成交有望延续稳中有增的弱复苏走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