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代客祭扫”丨遥寄相思“代祭扫” 麻烦纠纷让人恼 律师:尽量选择正规平台购买该服务

2025-04-02 21:20:34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清明将至,“代客祭扫”服务悄然兴起。大皖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除个人兼职外,还有殡葬店、殡仪馆、公墓陵园等推出了“代客祭扫”服务,价格50元至上千元不等,还有商家称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不过与此同时,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关于“代客祭扫”的相关消费纠纷也逐渐显现。

“代客祭扫”服务兴起价格大多为100元至上千元

大皖新闻记者发现,在小红书、淘宝、闲鱼、抖音等多个网络平台,以“代客祭扫”“代客扫墓”“代祭祀”为关键词搜索,提供这些服务的个人或商家很多,有的还打出“代客祭扫一条龙服务”“代祭祀套餐”等字样,价格大多100元至上千元等。

云南曲靖市富源县宋先生是一家花店的老板,今年清明时节开始做“代客祭扫”服务。4月1日,宋先生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因为有些人在外地工作,离家路途远,不能回家,考虑这些人清明扫墓的需求,所以他开展这方面的服务工作,“比如准备鲜花、清洗墓碑、上香烧纸等。”宋先生说,“代客祭扫”收费在300元左右,今年只在网上发布了相关的信息,暂时还没有接单。

天津一家殡葬店在网上发布了天津地区代扫墓服务信息,价格100元。服务内容包括墓碑、墓穴周围清扫、清香一把、普通水果一份、菊花一束(盆)、视频录像。如需另外代祭服务,可以随时咨询。该店家称,除了上述基础服务外,还有个性化服务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此外,当地一家墓园提供的清明节“代客祭扫”套餐显示,不同套餐价格不同。260元的基础套餐包括水果四种、新鲜捧花一束、点心一份、代客祭扫服务,280元的升级套餐增加清明小捧花;380元的基础套餐包括水果八种,新鲜捧花一束、点心两份,400元的升级套餐增加清明小捧花。

一家北京跑腿帮办公司在网上发布了“代客祭扫”服务。客服称目前全国各地都可以提供这项服务,全程拍照录视频,让客户随时掌握现场情况,今年以来已经接了约100单。

还有个人在网络平台称将接单“代课祭扫”项目。大皖新闻记者看到,其在个人账号上表示只在上海提供代扫墓的服务:代扫费288元,每名客户赠送鞠躬3个,跪地磕头一个10元,以此类推。还可以朗诵思念文案,烧纸、香烛等。

记者注意到,虽然各平台提供代客祭扫服务的个人或商家很多,但从付款记录来看,下单人次并不多,不少商家店铺在该项目上都显示“0人付款”或“1人付款”。不过也有商家称,有的是加微信后付款,不一定在平台显示付款记录。

不少地方免费提供“代客祭扫”服务,遥寄思念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有的地方政府部门也发布消息,鼓励有条件的公墓管理机构提供“代客祭扫“服务。

4月1日,湖南省娄底市民政局发布消息显示,为了满足部分群众因工作繁忙、身处异地等原因,难以在祭扫时亲自前往殡仪馆缅怀亲人的需求。3月31日,娄底市殡仪馆免费推出“代客祭扫”服务,工作人员身着肃穆服装,仔细为安葬在公墓山的每位逝者擦拭墓碑,精心挑选鲜花,确保每一束花都能传递家属的深情厚谊。

据福建当地媒体消息,清明将至,福州迎来传统祭扫高峰。3月30日,记者走访福州市多家陵园了解到,随着现代生活方式转变和社会观念更新,今年清明期间代祭扫服务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据三山人文纪念园统计数据,该园代祭扫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

浙江金华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联合发出文明祭扫倡议书显示,该市龙山公墓免费提供代客祭扫服务,为群众代为擦拭墓碑、敬献鲜花,市民朋友可将墓主姓名、墓穴位置、申请人姓名、与墓主关系、联系方式及寄语发送至相关邮箱。

此外,2025年海南省清明节祭扫工作新闻发布会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公墓管理机构开通绿色便捷通道、提供“代客祭扫”服务等,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和身处异乡人员的祭扫需求。

社会学专家:若生前未尽孝,再隆重的仪式也只是表演

“代客祭扫”的兴起,也引发网民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传统习俗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创新方式,方便在外人员表达心中思念,但是也有人认为其形式大于内容,缺乏真诚。

对此,4月1日,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代客祭扫”现象是传统祭祀文化受到现代观念冲击的一种表现。

“随着树葬、海葬等生态葬法普及,祭祀文化或将彻底脱离地理空间限制。”王云飞指出,年轻群体已呈现“去仪式化”倾向,“新一代可能更倾向随时随地的精神对话,而非特定时空的实体祭扫,而代客祭扫行业的出现是‘去仪式化’的一种现象。”

王云飞表示,“代客祭扫”引起热议本质上反映了孝道评判标准的时代位移。“生前若已践行孝道,后续祭祀形式可灵活选择。若生前未尽孝,再隆重的仪式也只是流于形式的表演。”王云飞称,中国传统“厚养薄葬”的智慧,主张与其纠结祭扫形式,不如反思在亲人生前是否给予更多实质关爱。

王云飞称,对于受客观条件限制者(如外地工作、身体不便),代扫可作为情感寄托的补充;但有能力到场却选择代扫者,本质上割裂了祭祀行为与情感联结。他认为,商业化代扫的价值需结合动机判断,“相比完全遗忘先辈者,愿意通过代扫维系情感纽带的群体值得肯定。”

律师建议:尽量选择正规服务平台购买“代客祭扫”服务

大皖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随着“代客祭扫”服务需求增长,线下与网络“代客祭扫”服务供给鱼龙混杂,相关消费纠纷逐渐显现。有市民称因为上班无法回家扫墓,在网上看到代扫墓的广告点击链接,联系客服人员,随后付款。但是在后续联系客服发现被对方拉黑了,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也有职业代扫人说,自己完成“代扫”后,客户却不给钱。

记者注意到,近日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专门作出提醒,要警惕“代扫墓”骗局。对于“代客祭扫”纠纷维权问题,4月1日,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从法律视角看,“代客祭扫”服务一般更倾向于委托合同关系,消费者委托“祭扫者”完成特定的祭扫任务,“祭扫者”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行事,消费者支付报酬。对于未完成委托任务的行为,消费者可先与对方协商退款,也可依据合同等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12315平台进行投诉。

对此,河南良承律师事务所李振斌律师也提醒,消费者与商家在约定“代客祭扫”服务时,要留存好服务聊天沟通记录、订单记录和付款记录等凭证,最好能签订正式书面合同,明确服务内容、交易金额、违约责任等。同时消费者要警惕低价陷阱,尽量选择正规服务平台购买“代客祭扫”服务。

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见习记者周镕健

编辑陶娜

猜你喜欢: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