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凌晨2点,当人们沉浸在梦乡时,华阳一矿151306工作面,综采三队职工正娴熟地操作着设备,割煤、拉架、推溜等流程一气呵成,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小循环。伴随设备的轰鸣声,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小循环中,完成了采煤机从工作面机头到机尾的一个大循环,源源不断的“乌金”被皮带运往地面……
综采三队现有职工147人,其中党员17人。多年来,这群“煤亮子”牢固树立“安全是管出来的”理念,持续弘扬“第一”精神,坚持多出煤、出好煤,不仅安全无事故,而且产量连年攀升,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被称为最能“啃硬骨头”的队伍。特别是2024年,他们在复杂条件下完成“双面生产”任务,交出月产38.8万吨、年产379.8万吨的亮眼答卷,刷新了集团厚煤层综放工艺月产、年产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采煤“王牌队组”。
那一个个埋头苦干的身影,一张张沾满煤尘的笑脸,诠释着新时代煤矿工人的敬业奉献。
安全放首位当好第一责任人
“安全无小事,咱在井下干活,时刻都得把安全放在首位。”综采三队队长米有发在班前会上严肃地说。走进队组会议室,墙上挂满了安全标语,这里正进行着一场安全大讨论。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队组上演,不仅使职工更加明确岗位安全职责,还能超前预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保障作业安全。
“上次学习的事故案例,给我敲响了警钟。咱操作设备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不能图省事。有一次夜班清理浮煤时,我的手差点被卷进皮带……”职工梁田田分享自己的一次涉险经历后,工友们纷纷举一反三,认真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
综采三队始终将安全视为工作的生命线,积极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他们常态化开展安全宣教、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深入的反思讨论,提醒大家做好风险辨识、隐患排查等工作,切实当好安全第一责任人。在职工素质能力提升上狠下功夫,采取1名党员、1名老职工、1名培养对象的“1+1+1”“师带徒”模式,达到以岗促学、以学促用、以用促精的目的。
与此同时,为加强现场安全管控,综采三队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分解到班组、细化到岗位,建立全员安全监察体系,形成“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监督到位”的管理模式。针对薄弱环节、薄弱岗位、薄弱地点,安排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职工严把安全关,确保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井下作业环境,实现个人行为规范化、岗位操作标准化、现场管理精细化的“三维”提升目标,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智能化赋能高产高效
“现在,智能化设备太厉害了,一键就能启停,每班上岗人数仅需原来的一半,生产效率却提升了30%。”在151306智能化集控中心,技术员张鹏一边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边介绍,“通过智能化管控平台,我们能精准调整设备动作,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确保采煤机路径规划和液压支架自适应控制达到最佳,有效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智能化开采效率。”
伴随工作面智能化一键启动的声音,一台台智能化综采设备飞速运转,滚滚“乌金”从煤壁上采下。
综采三队紧紧抓住智能化发展机遇,充分运用成套智能化技术装备,探索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综采设备集中控制系统、远程视频监测监控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协同作业,实现了工作面自动跟架、自动割煤、皮带和煤溜一键启动,走出了“自动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高产高效智能化综采新路子。
现场无监控不作业、无监管不作业,是实现正规循环的基础。综采三队在打造智能化工作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工作面视频监控,通过智能化管控平台,在地面就可以实时看到井下工作面设备的动作信息和运行参数,更好地掌握生产情况,及时作出决策。
今年2月份,电工班二九在家休息,突然接到单位电话,得知井下工作溜电机温度异常的消息,迅速赶往队组,通过电脑网页端查看设备参数,并与井下视频连线,迅速定位故障原因,派人立即更换轴承,避免了设备故障对井下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以前,遇到这种故障,我们下井后要花好久进行排查。现在,通过智能化系统,我们能够查看监控画面和各类参数,远程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很快就能判断出故障原因,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班二九说。
此外,他们从优化生产组织、加强设备管理、打造智能化工作面等多方面切入,瞄准现场棘手问题,严格执行工作面强制检修制度,秉承“抓住机电就是煤”的理念,从最基础的加油、紧螺丝等检修程序入手,全过程排查处理各类机电设备隐患,降低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率,确保设备高效稳定运行。
“家”文化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家有家风,矿有矿风,队组也有队风。
“咱们倡导‘家’文化,就是让每个人在队里工作得舒心、有干劲,大家不要拘束,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就说出来,我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法……”周安全活动上,综采三队党支部书记范海超说。
每周二,综采三队都会利用周安全活动时间,让职工围坐在一起,讨论如何降低劳动强度、优化生产工艺工序、修旧利废、节支降耗等。大家各抒己见,提出的意见被采纳后,还会获得工分。
多年来,综采三队始终以“家”文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党员包保机制,做到从情感上贴近职工、作风上深入职工、生活上关心职工,确保每名职工心平气和上岗、安全健康回家。积极对标对表学习行业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有效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热情,职工自主管理意识浓、自驱力足,人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有效提升了队组战斗力和凝聚力。会议室墙上挂着的厚厚的出勤簿、一本本台账、一个个荣誉牌匾,都是他们汗水和付出的最好见证。
综采三队经过长期论证,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六项硬措施,有效助力高产高效,产量多次刷新集团纪录——狠抓工程质量,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跟班队干为现场施工第一责任人,对当班工程质量全面负责;突出验收员作用,每班设置专职验收员,将所有交接班内容格式化,并在工作面进行“面对面”交接签字;提高检修质量,全面细化检修任务;狠抓备品备件管理,建立详细的设备清单和使用台账,做好动态管理,每日及时更新台账内容;坚持正规循环,严格按照本班计划,科学有序组织生产;注重人才培养,借助大师工作室和实操培训基地,分批次、分类别对技术员、班组长、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在百米井下的乌金长河中,综采三队以煤海赤子之心点亮万家灯火,用沾满煤屑的双手托举城市光明。他们辛勤劳作、无怨无悔,将敬业基因镌刻在掌纹之间,以责任与担当谱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长卷。
文/李东臻通讯员张钧凯
(资讯)
编辑:胡苏责编:周希审核:肖玲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网站地图